历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铭簰娚朲 2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情人节没 2星

共回答了216个问题采纳率:97.8% 评论

1、夏承皓

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2、夏竦

夏竦,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副宰相。仁宗庆历七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文庄”。

3、夏之鼎

字禹庭,号茝谷,颜所居曰雪鸭巢,吴县人。工书、画,初从昆山唐香樵游,凡作写意花卉禽鸟,靡不肯。唐即以能手目之。尝为其友徐北海绘藐菜图赠余集,集深喜之,作诗,即倩其自书其上。谓图固超妙,而书尤神似惮寿平。或谓其图足与明代李流芳西湖采藐图娩美。卒年四十六。

6小时前

41

邂逅那段情 2星

共回答了75个问题 评论

1、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葊。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

2、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3 、夏完淳: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4、夏恭:(公元前二0年左右至后二九年左右)字敬国,梁国蒙人。约生于汉成帝鸿嘉初年,约卒于光武建武五年左右。

5、夏竦: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 

4小时前

29

坚决了坚决 3星

共回答了350个问题 评论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夏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恭(前20-约29):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记》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赤松:南朝宋著名棋手。

1小时前

21

深海皆成殇 1星

共回答了108个问题 评论

夏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远:光庭公讳远字行一,号三斗,浙江会稽金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零)庚午十一月初一日子时。唐肃宗上元间(七六一)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唐代宗宝应元年(七六二)壬寅上书言尚书李国辅奸,谪武宁宰。武宁多崇山峻岭,经禄山之乱,强悍多据焉!公至劝归农业,立学校,日与士民讲求圣贤仁义之学,俗遂醇美,文风大振。唐代宗朝永泰元年(七六五)乙巳,上廉公忠直,召公为集贤殿侍制,公固辞不赴,遂家于武之三斗坪(今武宁县里溪乡下坊村下坊夏

23小时前

38

這人真是的 1星

共回答了197个问题 评论

1、夏育

东汉后期将领,乌丸校尉。东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农历四月,鲜卑攻打汉朝北部边塞。农历八月,汉朝派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出兵讨伐鲜卑,出塞千余里,结果,汉军大败,损失兵马十之七八。

2、夏无且

夏无且(jū),生卒年不详,秦王嬴政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曾“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而被载《史记》之“刺客列传”。《战国策》上也有记载。后来秦王嬴政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3、夏贺良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4、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18小时前

18

抬眼相望 2星

共回答了287个问题 评论

唐代中书令兼尚书令:夏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昶、夏霖、夏白眼、夏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现代的名人 夏凡夏川结衣夏于乔夏雨夏炎夏韶声夏梦

12小时前

19

汉江神队 1星

共回答了130个问题 评论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现代的名人 夏凡 夏川结衣 夏于乔 夏雨 夏炎 夏韶声 夏梦

5小时前

47

钚想愛乄袮 4星

共回答了495个问题 评论

夏曦、夏明翰、夏衍、夏国璋、夏斗寅。

下图:夏曦(左)、夏明翰(右)。

23小时前

14

美人独凭栏 5星

共回答了54个问题 评论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人。父允彝,师陈子龙,都是很有民族气节和文学名声的人。他十四岁追随父亲起兵抗清。后其父允彝兵败自尽,他与师陈子龙继续组军抗清。一六四七年陈子龙战死沙场,他也被清兵所获,押送至南京,当庭大骂投清的洪承畴,慷慨就义,年仅十六岁。

附夏完淳诗作:

寶帶橋邊泊,狂歌問酒家。吳江天入水,震澤晚生霞。細纜迎風惡,輕帆帶雨斜。蒼茫不可接,何處拂靈槎。

一一夏完淳《寶帶橋》

上苑東風慾早鶯,故宫依舊百花明。

江帆入鏡移瓜步,胡馬如雲走石城。

金鼓平陵憐翟義,旌旗滄海葬田横。

傷心中夜看牛斗,醉把吳鈎萬里行。

一一夏完淳《春興八首同錢大作》選一

瓜步:镇名,在江苏南京六合区东南。

石城:石头城,即南京。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寛?

已知泉路近,慾别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一一夏完淳《别雲間》

云间:松江县的古称(今上海松江区)

附陈子龙诗一首:

淸溪東下大江迴,立馬層樓極望哀。

曉日四明霞氣重,春潮三折浪雲開。

禹陵風雨思王會,越國山川出霸才。

依舊謝公攜伎處,紅泉碧樹待人來。

一一陳子龍《錢塘東望有感》

14小时前

2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