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一曲轻舞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薛之谦的我 2星

共回答了68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一、给答案前先让孩子自己思考

成年人之间的交流模式经常是我问你答,直截了当,但如果孩子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也按照成人交流的模式,直接给出答案,其实并不妥当。因为孩子在生活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基于他们所看见的事物和身边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正在在尝试“观察和发现”。如果我们直接丢标准答案给孩子,就等于直接忽略了孩子前期的思考,也扼杀了孩子的潜在表达。

更合适的做法是,当孩子提出一个为什么时,先不要急于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轻易“打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答案,我们不妨问孩子一句:“你是怎么想的呢? ”他的答案可能并不对,也许离标准答案差之千里,还可能很可笑,但千万不要阻止孩子去用自己的小脑袋思考,让孩子有机会透过观察、预测与比较的历程,说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体会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这比一个标准答案更有意义。只要你不急于给答案,去反问孩子,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会离孩子的世界更近一步。

二、通过实物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有时候宝宝问的问题,我明确知道答案,但当告诉孩子后,他却依然没办法理解,我自己就深有体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具象的,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用眼睛“看答案”,而不是单纯地用耳朵“听答案”。特别是孩子们的认知有限,如果给孩子的答案仅限于口头表达,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就是云里雾里的一个想象。

因此,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最好的解答方法是陪孩子通过一些小实验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这比纯粹的口头答案更能让孩子理解。比如你告诉他两种颜色相加,能变成第三种颜色。这种抽象的概念是无论如何没办法通过想象得出来的,不如就找两个颜色的透明磁力片,在阳光下重叠,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你看,只需要用现成的玩具,就可以让孩子记住规律,是不是容易很多?

三、引导孩子“举一反三”

解答一个为什么,有时候的确很耗费精力。于是我们的心态往往是赶紧解释清楚,赶紧换个话题。但是,只停留在答案本身的做法其实并不妥,很多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孩子本身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回答,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答案。针对性和单一性的答案反而会让他们的思维产生局限性。

孩子每一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智力提升时机,浅尝辄止地结束孩子的“求知欲“是不妥当的。反而把握好这个时机,让孩子的思维进行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关键时刻,鼓励孩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去进行有所关联性的新问题探索,让孩子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四、分享一个我自己教宝宝的故事

上个月我给宝宝讲鼠小弟玩跷跷板的故事,宝宝听完后就好奇的问我,“为什么大象这边翘不起来呢?”于是我忍住那套重力引力的说辞,笑着问球球,“你先说说看是什么原因呀?”宝宝想了想,说“是不是因为这个跷跷板是大象先生的呀?”我听了,觉得还蛮有创意的,于是我表扬了宝宝的答案,并且和他说,“不如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跷跷板吧”,我和宝宝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把大尺,一个圆形积木,然后拿了4个乐高小人,模拟了一下跷跷板,在我们反复几次的试验之后,宝宝自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他惊喜的大叫:“原来是和小人人的数量和重量有关呀,人多了就翘不起来了。”我一看他找到了答案,赶紧抓住时机,又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还记得上次你问我,为什么大人坐在小车后面,你当司机的时候开不动了吗,你想想是什么原因呀”“哦,我知道了,也是因为大人重,沉下去了,所以车动不了了,重的东西都会沉下去,轻的东西才能翘起来”“对了,我洗澡的时候小鸭子会浮起来,肥皂会沉下去,也是这个原因吧”。。。

我不要求我的宝宝未来一定要多么优秀,或者必须成为学霸,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习得一套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更为重要的了。最好的爱是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让我们遵循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19小时前

27

呐誰汾手芭 3星

共回答了313个问题 评论

说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来定一些训练方法,下面先从最小宝宝的训练方法来说起:

第一:美术、美工

美术、美工孩子接触的最多,也比较的早,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孩子联想思维能力。孩子刚开始接触美术是从划线,涂色等,当宝宝每画一个东西,涂色都还联想到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东西,这也能够锻炼孩子生活中的观察力,善于观察才会去考虑问题,才会去创新。

第二:围棋、象棋之类的棋

学习围棋、象棋之类的棋,会下棋的人都会明白,在每下一颗子的时候,都要联想到下一步如何走,对方会如何走等等,是锻炼思维能力很好的学习方法。不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

第三:问问题游戏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多问孩子一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从小培养孩子一个爱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孩子的思维会越来越棒。

第四:多做一些思维方面的图书

给孩子买一些像“迷宫”、“找不同”“拼图”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动手去做一做,找一找,连一连,拼一拼。寓教于乐,是一个锻炼思维能力很好的方法,还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活动。

第五: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持续有效的学习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动力,更是动态衡量人能力的标杆。所以,要想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必须培养孩子强有力的学习能力。

其实生活中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父母细心一点,就不能发现。

我是幼师宝妈说育儿,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

17小时前

10

被傷透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 评论

现在的社会对于孩子的培养逐渐重视,以至于在孩子刚刚出生就注重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在这里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觉得,应该多让孩子接触新奇事物,让他自己去发现,这是小孩子的一种特质,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远超常人,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应该学会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发现问题,让他提出问题,这是一个认识事物以及思考的过程,对于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家长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接触新事物。家长还是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过多约束小孩子的行为,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小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激发小孩儿的想象力,这是有很大帮助的。

说到底,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的原料越丰富,思维加工就越顺利。而信息就是表象和语言。

这就需要家长在其中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逐步认清事物,最后解决事物。这需要日积月累,学会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足够的启发,尽可能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的五官感知充分利用发挥起来。让儿童学会自己去认识事物。

当儿童年龄达到4~7岁,家长应该学会培养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将这些思维方式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并且重复诱导孩子。

希望我的经验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14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