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1基地内容概括

雪夜的影子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酒醉伤体 4星

共回答了410个问题采纳率:92.8% 评论

第一章

以线索人物盖尔·多尼克的角度,描写了当时的帝国首都川陀的社会环境,透露出了帝国衰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又介绍了哈里·谢顿其人及其用心理史学建立基地的背景,为下文打下基础。

第二章

描写了建立已有五十年的基地。这时的基地仍是一个纯粹的“科研基地”,处于领导阶级的仍是百科全书编者们,市长实际上没有实权。而且基地没有武装,临近的却是虎视眈眈的“四王国”。

第三章

主要刻画了市长塞佛·哈定这一人物。塞佛·哈定在端点星完全没有武装的情况下,一科学援助的形式巧妙制衡了“四王国”,成功化解了第一次谢顿危机。后来又以“科学宗教”瓦解了安纳克里昂的攻势,化解了第二次谢顿危机。

第四章

讲述了行商利玛(时间久了,也许主人公名字不是这个,以读客出版的为标准吧)将基地出产的商品成功地卖给了阿斯康(同“利玛”)的大公的故事,而利玛正是千千万万基地行商的缩影,是基地利用经济向外扩张的代表。

第五章

讲述了基地行商长侯伯·马洛瓦解了科瑞尔王国对基地的阴谋,解决了第三次谢顿危机,使得处于战争劣势的基地一方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战争。

扩展资料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故事简介: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

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的评价:

《银河帝国:基地》,您正要翻开的这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出版六十年来,《银河帝国:基地》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19小时前

3

偏執狂 4星

共回答了489个问题 评论

基地纪元约160年,杜森·巴尔在总督(即帝国军官)身边做随行侍卫,后来伺机杀了这位总督。再后来,里欧思被派来任西维纳总督。

基地纪元约200年,里欧思听闻很多关于基地的传闻,决定进攻基地,胁迫一直在研究基地的杜森·巴尔协助他。

基地面对这次危机,派出年轻行商人迪伐斯到里欧思那卧底,迪伐斯与痛恨帝国的巴尔不谋而合,商讨拯救基地的计划

17小时前

7

公主嫁到 3星

共回答了378个问题 评论

银河帝国1基地内容的概括:心理史学家盖尔·多尼克受哈里·谢顿之邀,从乡下来到银河帝国的首都川陀加入“谢顿计划”。

五十年后,端点星建立成完善的“百科全书一号基地”,由路易·皮翰纳继续负责编辑《银河百科全书》,塞佛·哈定成为端点市的市长。

哈定上台后,向觊觎端点星核能的四王国提供科学、贸易、教育、医疗等帮助,防止了战端的开启,利用“势力均衡”防止了人侵。

14小时前

17

嘴角的祝福 4星

共回答了450个问题 评论

银河帝国:基地

人类在一万年后发展成为银河帝国,占领了整个银河系,文明相当发达。心理学家哈里.谢顿发展了心理学,使其成为一门确定性的科学,并能预言未来。他预测到未来银河帝国将会覆灭,为了保存人类文明,他建议在银河系边缘的端点星建立个机构编撰银河系百科全书。有近十万人去端点星完成这一工作。在五十年后,端点星遭遇其它边缘星球的侵略,谢顿现身,说明他的计划的真正目的不是编百科全书,而是建立基地,以便在银河帝国灭亡后能尽快恢复人类文明。后来端点星在市长塞佛.哈里的带领下用科技伪装的宗教征服了周边的星球,度过了第二次危机。而第三次危机是行商彭耶慈用贸易手段控制其他星球的能源供应而度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位于银河中央的银河帝国并没有完全灭亡,还在挣扎,并企图反攻基地。

11小时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