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种植紫甘蓝

一直是仙女 3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花一样旳侽 1星

共回答了192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第一,种植的时间与茬口安排

紫甘蓝适合在温和的气候生长,但是它也可以忍受寒冷和炎热。在温度十八到二十二摄氏度下是适合种子发芽的,但是高温条件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也是可以发芽的。外叶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结球则是在十五到十八摄氏度。我们栽培的地方是适合春秋栽培的,春季的话一月底在温室栽培育苗,大概两个月后就可以移植到地里了。秋季则是在六月份遮挡住阳光育苗,七月中旬就可以在露地栽培了。

第二,紫甘蓝种植期间的管理

1.选取适合栽培的种类。这个蔬菜的品种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我们这块种植地是主要栽培紫甘蓝一号,它是属中熟品种,形状巨大,生长势大,叶面展开可以达到六十五到七十厘米外叶有十八到二十片。叶子的颜色是紫红色的。叶球是圆形的。一个可以重达四到六斤,一亩地可以产六千到七千斤,定植到丰收大概要八九十天,可以储存的时间较久,抗病性也是较强,适合春夏栽种。

2.耕地。紫甘蓝吸收养分的能力很强,所以耕地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挖深点,整平土地后做成一到一点二米的畦。一亩施有机肥一万斤左右,磷肥五十到六十斤,尿素六十到八十斤,钾肥四十到六十斤。紫甘蓝是不能缺钙的,缺钙是会烧心,可以补施一定的钙肥。

3.播种子和培育幼苗。大部分是采用先将他种植成了小苗然后就将它移到土里种植。它的种植是采用播撒种子的方式,每一亩地撒个五十到一百克的种子。出苗后子叶期温度在十五到二十摄氏度左右,真叶期在十八到二十二摄氏度即可,定植前五到七天就可以不用太过于控制温度了,接近室温就行。春季播种的紫甘蓝在3月末、4月初定植在土地。在水边栽植,可以提高地表的温度,可以缓苗;秋季播种这个菜的定植时应该先移栽了再浇水,这样便于保墒。

4.对幼苗的管理。在撒种子前苗床一定要浇透水,在定苗和分苗时也要浇透水,其它时期就可以不用浇水了,这样可以避免伤根。

5.后期的浇水管理。浇一到两次的缓苗水后就可以进入蹲苗期,在此期间再浇两到四次。第一次中耕的时候深点,可以保墒,促进根部的生长;莲座中期的中耕浅点,可以结合培土,促进茎缩和发根,方便结球。二十天的蹲苗期。到了末期紫甘蓝要结球了就大量浇水,结了球了,只要地面干涸了就要大量的浇水。

6.可以收获了。当紫甘蓝的球叶收得很紧了,就可以收获了。只要割了根蒂,去除掉外叶和坏了的叶子就可以了。

12小时前

50

星星說愛你 2星

共回答了66个问题 评论

一,紫甘蓝品种的选择

随着农业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紫甘蓝的品种已经不再那样单一,最适合农民朋友的还要选择春季播种的早熟紫甘蓝。比如常见的红亩,早红,一号等等,这些都是比较优质的种植品种。

二,紫甘蓝的播种和育苗

以华北地区为例,可以在十二月份中旬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中旬这段时间内选择播种,十二月中旬是最为合适的,每亩地需要紫甘蓝种子五十克左右,在播种之前需要在每亩地里施用尿素肥二十公斤,再配合使用复合型肥料四十公斤,肥料施用完之后要浅耕两次。

这些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在地里撒上种子,播种完要记得进行一次彻底有效的浇水,浇透土壤后在上面覆盖地膜,提高苗床的整体温度,促进紫甘蓝种子的发芽。在紫甘蓝种子发芽后,我建议把地膜揭掉。

破心生长出两片真叶的时候要间苗一次,紫甘蓝的株距要保持在六公分左右。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在苗床期一定要记得在白天给予适当的通风换气,把整个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十五度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可以让温度维持在五度上下,一直到给紫甘蓝定植前都要对紫甘蓝进行低温育苗炼苗。

三,选择种植区域和定植工作

在种植紫甘蓝的土地选择上我建议农民朋友可以选择背风且向阳的地方,土壤一定要有不错的排水性,肥力要足且土质尽量疏松,为了使今后种植紫甘蓝后能够让其迅速的成长我建议大家可以在每亩的土地中施用传统的土家肥五千公斤和复合型肥料一百公斤,在施肥后要翻耕土地。
四,对于紫甘蓝的日常管理我认为紫甘蓝一旦在定植结束后一定要进行一次缓苗水的浇灌,这次浇水其实水量并不用太大,时间可以选择在紫甘蓝定植后的一个星期到十天这段时间内,白天的时候环境中的温度应该保证在二十五度到二十七度,而到了晚上可以保持在十三度到十五度,期间还要保持中耕两次。在紫甘蓝幼苗期一直到莲座期我建议在浇水的时候应该遵循以土壤半干半湿为最宜,而紫甘蓝进入到莲座期后如果大家种植是早熟品种,那还要适当的进行蹲苗工作。五,紫甘蓝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


当紫甘蓝生长到结球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软腐病,这就要求种植户朋友要加强对种植区域内的巡视工作,一旦发现有紫甘蓝出现这种病害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拔出,在这种病害发生的初期阶段我建议农民朋友可以使用72%的硫酸链霉素3500倍溶液对紫甘蓝进行喷施,每一个星期喷施一次就可以,连续使用三次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11小时前

27

独自品红酒 1星

共回答了194个问题 评论

紫甘蓝也被人们叫做紫包菜。是甘蓝种其中之一的变种,因为外叶和叶球是紫色偏红的,是结球甘蓝其中的一个种类,这就是为什么它被叫做紫甘蓝的原因。接下来我就将种紫甘蓝的方法给分享一下。

第一,种植的时间与茬口安排

紫甘蓝适合在温和的气候生长,但是它也可以忍受寒冷和炎热。在温度十八到二十二摄氏度下是适合种子发芽的,但是高温条件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也是可以发芽的。外叶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结球则是在十五到十八摄氏度。我们栽培的地方是适合春秋栽培的,春季的话一月底在温室栽培育苗,大概两个月后就可以移植到地里了。秋季则是在六月份遮挡住阳光育苗,七月中旬就可以在露地栽培了。

第二,紫甘蓝种植期间的管理

1.选取适合栽培的种类。这个蔬菜的品种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我们这块种植地是主要栽培紫甘蓝一号,它是属中熟品种,形状巨大,生长势大,叶面展开可以达到六十五到七十厘米外叶有十八到二十片。叶子的颜色是紫红色的。叶球是圆形的。一个可以重达四到六斤,一亩地可以产六千到七千斤,定植到丰收大概要八九十天,可以储存的时间较久,抗病性也是较强,适合春夏栽种。

2.耕地。紫甘蓝吸收养分的能力很强,所以耕地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挖深点,整平土地后做成一到一点二米的畦。一亩施有机肥一万斤左右,磷肥五十到六十斤,尿素六十到八十斤,钾肥四十到六十斤。紫甘蓝是不能缺钙的,缺钙是会烧心,可以补施一定的钙肥。

3.播种子和培育幼苗。大部分是采用先将他种植成了小苗然后就将它移到土里种植。它的种植是采用播撒种子的方式,每一亩地撒个五十到一百克的种子。出苗后子叶期温度在十五到二十摄氏度左右,真叶期在十八到二十二摄氏度即可,定植前五到七天就可以不用太过于控制温度了,接近室温就行。春季播种的紫甘蓝在3月末、4月初定植在土地。在水边栽植,可以提高地表的温度,可以缓苗;秋季播种这个菜的定植时应该先移栽了再浇水,这样便于保墒。

4.对幼苗的管理。在撒种子前苗床一定要浇透水,在定苗和分苗时也要浇透水,其它时期就可以不用浇水了,这样可以避免伤根。

5.后期的浇水管理。浇一到两次的缓苗水后就可以进入蹲苗期,在此期间再浇两到四次。第一次中耕的时候深点,可以保墒,促进根部的生长;莲座中期的中耕浅点,可以结合培土,促进茎缩和发根,方便结球。二十天的蹲苗期。到了末期紫甘蓝要结球了就大量浇水,结了球了,只要地面干涸了就要大量的浇水。

6.可以收获了。当紫甘蓝的球叶收得很紧了,就可以收获了。只要割了根蒂,去除掉外叶和坏了的叶子就可以了。

8小时前

42

莪是女人 2星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评论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是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紫甘蓝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1]紫甘蓝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叶酸、抗坏血酸、维生素A、生育酚等维生素,铜、铁、硒、钙、锰、锌等矿物质。[2]

紫甘蓝的主要特点是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或比例较高。[3]

它起源于地中海沿岸,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紫甘蓝价格低廉,保质期长、不易腐败,

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4] 。紫甘蓝的叶面有蜡质,叶球成球形。[5]

原产地中海沿岸,在中国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紫甘蓝适应性强,耐寒性和耐热性均比普通甘蓝强,其营养成分也高于普通结球甘蓝,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郊区。[3]

主要品种

紫甘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强,开展度65-70厘米。外叶18-20片,被覆蜡粉较多,叶色紫红,叶球为圆形。单球重2-3千克,每667米2产量3000-4000千克。定植后80-90天收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耐贮性,叶球紧实,品质好。适于春秋季节栽培,因适应性强,露地或设施栽培均可。[6]

早红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株型中等大小,生长势较强,外叶16-18片,开展度60厘米×60厘米。叶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基部稍突出。裁植规格为行株距50厘米见方,每667米2栽2600株左右。定植后65-70天收获。单球重750-1000克,每667米2产量2500-3000千克。适于早春小棚或春播露地栽培。[6]

红土地(红亩)

由美国引进的中、早熟品种。植株较高大,生长势强,开展度60-70厘米,株高40厘米。外叶20片左右,叶片为深紫红色,叶球抱合紧实,近圆球形。定植后80天左右收获。单球重1.5-2千克,每667米2产量3000-3500千克。适于早春小拱棚栽培或春播露地裁培。[6]

巨石红

由美国引进的中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开展度70厘米×70厘米,外叶20-22片,叶色为深紫红色,叶球圆形略扁,直径19-20厘米,叶球抱合紧实。单球重2-2.5千克,每667米2产量3500-4000千克。定植后85-90天收获。适于早春塑料:小棚或春播露地栽培。产品耐贮运性好。[6]

勒斗马苦脱甘蓝

由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良种。生育期100-110天,抗热,抗病,耐寒栽培适应性强。叶为紫红色,叶肉厚。叶球较大,单球重1.5千克左右。适于早春塑料小拱棚种植,也可作春播露地和夏季栽培。[6]

特红1号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植株长势中等,开展度60-65厘米,外叶16-18片,叶紫色,有蜡粉。叶球为卵圆形,基部较小,叶球紧实。单球重750-1000克,每667米2产量2500千克左右。以每667米2栽2600株左右为宜。定植后65-70天采收。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作春秋季设施园艺栽培。[6]

紫舂紫甘蓝

从国外引进的中熟品种。株型大,生长势强,开展度70厘米左右,外叶18-20片,紫色或深紫红色,叶球圆球形,单球重2千克左右,每667米2产量3500千克左右。春秋季各种设施园艺栽培,也可作露地栽培。[6]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如紫甘蓝1号(生育期80-90天)、红亩(生育期80天左右)、巨石红(生育期85-90天)、早红(生育期65-70天)等。[7]

紫甘蓝

早春保护地种植:利用温室育苗,在1月至2月上旬定植于日光温室或改良阳畦,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4月底至5月下旬可供应市场,宜选用早红、紫甘1号、红亩等品种。[7]

春露地种植:利用温室育苗,一般在1月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6月至7月上旬收获上市,所选品种同上。[7]

秋露地种植: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采用遮阳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宜选用早红、红亩、巨红石等品种。保护地种植:于7月上旬播种,8月定植于大棚,11月下旬至12月收获,可就地贮藏,陆续供应到来年春天,所选品种。[7]

育苗

紫甘蓝一般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栽培。育苗方式有普通苗床育苗和育苗盘、营养钵育苗,育苗盘和营养钵育苗可用草木灰等混合做营养土。注意病虫防治,苗龄按播种节令而定,夏秋季20-30天,春冬季40-50天。一般以6-8片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为壮苗的标准。移栽前浇透水,有利于幼苗带土移栽。[7]

田间管理

定植。紫甘蓝是喜肥作物,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钾肥15千克,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做畦可做平畦和垄畦,定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而定,一般行株距为30厘米×40厘米、4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60厘米。[7]

肥水管理

紫甘蓝定植后除浇缓苗水外,一般不要多浇水。定植后7-10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在13-15℃,中耕2次,以促进根系发育。幼苗期至莲座期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莲座后期早熟品种适当蹲苗,控制茎叶徒长和早期抽薹。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20千克、磷钾肥10千克;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间隔期为7-10天。后期少量追施化肥,尤其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免裂球。早熟品种结球期短,前期叶球增重快,追肥宜早,结球中期可以不追肥。[7]

病虫害防治

紫甘蓝发生的病虫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合理轮作,高畦栽培,增施有机肥,及时拔出病株。发病时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50%代森锌水剂800-1000倍液,每隔5-7天灌根加喷雾1次,连续2-3次,喷雾时务必将药液喷洒到植株根颈部、基部、叶柄及叶片上。防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用1%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25%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可用太阳能杀虫灯配合黄板诱杀成虫。[7]

适时收获

当叶球紧实时可分批采收,收货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7]

营养成分

每100克紫甘蓝含胡萝卜素0.11毫克,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9毫克,烟酸0.3毫克,糖类4%,蛋白质1.3%,脂肪0.3%,粗纤维0.9%,钙100毫克,磷56毫克,铁1.9毫克。200克甘蓝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的数量是一个柑橘的两倍。紫甘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硫元素和铁元素。[8]

活性成分

紫甘蓝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花色苷,硫苷等。[2]

酚类化合物

新鲜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可达90-117mg/100g FW。具有较高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果蔬通常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

花色苷

紫甘蓝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花色苷。研究发现紫甘蓝色素主要组分是矢车菊花色苷的糖苷及酰化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强抗氧化活性,花色苷可以加快微血管循环来减轻眼睛受到自由基攻击,还可以帮助基体激活和提高视紫红质的再生能力。紫甘蓝中花色苷的数量与品种、产地、气候、季节等因素都有关。[2]

硫苷

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含量一般为30.1-98.3mg/100g FW。硫苷是一种含硫的阴离子亲水性次生代谢产物。当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在黑芥子酶的作用下,硫苷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盐、硫氰酸酯、腈类等物质。哺乳动物体内不含黑芥子酶,但在胃肠道细菌菌群的作用下,仍可以发生硫苷的水解过程。这些水解产物不仅对植物自身起到保护作用,也是其特殊风味的主要成分,还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2]

此外,硫苷的水解产物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有保护作用,还能防止糖尿病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2]

主要价值

紫甘蓝产量高,结球紧实,价格较低,易储藏和运输,抗病虫能力强,现作为一种可食用蔬菜在国内大范围种植,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鲜切蔬菜。紫甘蓝因其具有鲜艳的色泽,色素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无毒、安全等特点。紫甘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排名第三可食用最佳蔬菜。紫甘蓝属低热量高纤维食物,具有丰富的叶酸,肥胖者及孕妇均可食用。[9]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皮肤瘙痒性疾病,眼部充血患者忌食。[10]

选购保存

购买紫甘蓝时应选择艳丽亮紫红色,有光卡,包心紧实但不裂球,球面干净,无病虫害,无枯烂叶,无冻害的紫甘蓝。[11]

紫甘蓝具有抗寒力强、耐贮运的特点,秋、冬季购买可在室温下进行短期贮藏,适宜贮藏温度为0℃,长时间在低于0℃条件下贮藏,紫甘蓝的紫红色会被破坏转向灰白色;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95%以上,贮藏环境湿度过低时,紫甘蓝外叶失水萎蔫,降低商品性。在冷库均衡温度和湿度下,紫甘蓝可保存4-5个月。用保鲜袋4-5个月。用保鲜袋或塑料袋包装,家庭冰箱冷藏,可贮藏20天以上。[11]

4小时前

5

李珥张漾 1星

共回答了168个问题 评论

  紫甘蓝在我国的栽培食用仅有五六年的时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紫甘蓝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特菜品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众多紫甘蓝种植户也因此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寿光市洛城街道杨家尧河村附近,很多菜农也选择了种植露地或拱棚紫甘蓝,但笔者发现,当地的紫甘蓝种植管理比较粗放,收获后的品质也相对较差,因此卖不上很高的价钱,下面就向菜农朋友介绍一下高品质紫甘蓝的种植技术,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甘蓝属喜冷凉的蔬菜,不耐酷暑,所以夏季栽培地点应选择在气温较冷凉的地方。紫甘蓝夏季栽培的目的主要是保证8~9月份的供应,所以在选择适宜栽培地点的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要精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  1、适期播种  选择适应性强、抗热性较强的品种,适期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用小拱棚育苗。  壮苗的标准是:未通过春化阶段的具有6~8片真叶的较大壮苗,下胚轴和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这样定植后缓苗快,生长恢复快,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强。  2、定植  定植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较干燥处,以利排水排涝。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堆肥、猪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可掺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硫酸钾50千克一起施用,以增加磷钾的含量,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  做畦分为平畦和垄畦,平畦一般宽1.5米,长5~7米,垄畦宽0.6米,长6~7米。  垄畦定植一般用水稳苗,即先开沟浇水再将苗子定植沟内。平畦是先挖穴栽苗,后灌水。定植密度行株距为60×50厘米,每亩2000~2200株。  3、温度管理  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  在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若白天温度超过25℃,要打开薄膜放风。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  4、肥水管理  紫甘蓝需肥量大,除重施基肥外,幼苗期要少施薄施有机肥,移栽后一周应随水施入少量氮肥(7~10公斤/亩硫酸铵)。  莲座叶形成时追腐熟人粪尿加尿素,莲座叶生长盛期要沟施腐熟有机肥加氮磷肥,包心的前期和中期要各施一次氮钾肥(追肥的具体用量一般为每亩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  施氮钾肥可以提高紫甘蓝的含糖量,施氮磷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施磷钾肥可以提高纤维素含量,所以紫甘蓝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这是高产优质的关键。  另外,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则容易引起缺钙现象,也就是常见的“干烧心”。  在缺硼的土壤上生长的紫甘蓝会造成产品顶部发育不良,结球不紧,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在紫甘蓝栽培过程中也应重视钙肥和硼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5、浇水  雨季下过热雨后,要及时浇灌井水,来降低地温,增加土壤含氧量,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热雨为害,同时也可以防止叶球腐烂。  6、中耕  中耕除草工作以浅中耕为宜,划破地皮即可,以除尽杂草为主。  7、防病治虫  ①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  ②霜霉病:喷施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③菌核病:喷施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  ④蚜虫和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防治。  8、收获  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后,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损伤叶,做到叶球干净,不带泥土。有病的叶球和腐烂有污染物的叶球不能做为商品上市。

21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