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为圭臬典故

未曾失恋过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机転王子 3星

共回答了30个问题采纳率:97.8% 评论

“奉为圭臬”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鲁班的大匠,他制作的尺非常准确,被誉为“班尺”。

晋国的国君认为班尺非常重要,于是将其奉为圭臬,用来衡量各种器物的大小和重量。

后来,“奉为圭臬”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某个标准或准则非常重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标准和准则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遵循一些标准和准则,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正确和合理的。

因此,“奉为圭臬”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时前

28

回眸一刹那 1星

共回答了161个问题 评论

是的,。
因为这个词语来自于《周礼》,形容一块完美无瑕疵的玉器。
后来逐渐演变成用于形容一些事物或人被当做最高典范来崇敬、效仿的状态。
这个典故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也体现了人们对完美和标准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好的品德、良好的职业操守、尊重他人等等,都被。
人们在追求标准和完美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行动,不断完善自身的品质和能力,成为他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21小时前

38

眾唑髟 2星

共回答了75个问题 评论

你好,"奉为圭臬"是指把某种标准或准则视为不可动摇、不可更改的典范。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诗经·大雅·荡》中的一句话:“圭之奉矣,民之爱之。”

圭是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于表示君主的权威和正直。这个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君主正直的敬爱和信仰,因此“奉为圭臬”一词也常用来形容某种准则或标准的权威和不可动摇性。

18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