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待嫁女子怎么称呼

另类潮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默默数着泪 2星

共回答了97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先秦时期,待嫁女子的称呼因时代和地域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呼:

1. 女:这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待嫁女子称呼,表示女性的身份。

2. 女未婚:这个称呼强调了待嫁女子的未婚身份。

3. 女在室:这个称呼强调了待嫁女子在家中的地位,表示她还没有出嫁。

4. 女未字:这个称呼强调了待嫁女子还没有许配给人。

5. 女待字:这个称呼强调了待嫁女子正在等待许配给人。

6. 女待聘:这个称呼强调了待嫁女子正在等待被聘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称呼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文献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先秦时期的婚姻制度和社会风俗也比较复杂,不同阶层和地区的待嫁女子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待遇。

15小时前

15

心仍然依旧 4星

共回答了469个问题 评论

先秦时,女子未嫁时,姓前冠以她在家里女孩中的排行,如伯(孟)、仲、叔、季。如果她是姬姓的鲁国的姑娘,就可以称为伯姬、叔姬等等。

如果是姜姓的齐国姑娘,就称为孟姜、叔姜之类。出嫁后,如果嫁给国君,则把国名加在姓前,如江芈、息妫;嫁给大夫,则把大夫氏加在姓前,如雍姬、卢蒲姜。

还有的,是冠以所出之国,如晋国的骊姬,出自郦戎。这些女人死了以后,往往跟随丈夫的谥号。如卫宣公的夫人,史称宣姜。

也有的夫人自己有谥号,如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国人,姜姓,本来应该叫桓姜,但是她却拥有自己的谥号“文”,称为“文姜”。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13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