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差怎么办

一切狠虛僞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庝沵哋嫧姙 2星

共回答了215个问题采纳率:90.8% 评论

我儿子正在上初中,每天必须像看守一样看着他,一离开他的视线,就要上厕所,吃东西,花样百出,道理讲过,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初中的三年一晃而过,明年就要上初三,这样下去,中考怎么办?天天像神经病一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男孩子考不上高中,以后有什么出息

6小时前

46

西边的情 3星

共回答了323个问题 评论

初中生,处在“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时期。往往由于身体发育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自控能力偏低。

培养自控能力就格外重要……

1.明确目标,提醒自己坚持不懈

目标可以确定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期中或者期末考试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好成绩超过几分。长期:考上理想的高中。

2.培养习惯,做自制力的事情

培养好习惯只需要21天的养成,90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自然,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贵在坚持。

3.树立榜样,家长正确引导

教会孩子自控,首先父母要展现自控。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示范的行为,反复加深印象。

每家都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期望孩子们都能愉快且充实有意义地度过初中学习时光。

4小时前

50

多管閑事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 评论

我听到很多朋友说自己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

其实有很多孩子都会这样,处于初中阶段的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童年的稚嫩,又增添了成人的几许成熟,面对学业的竞争和升学的考试压力,学与娱乐之间不能很好的约束。

特别是现在发达的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新少年有极强的吸引力,自控能力差就沉迷下去了,这就要靠家长引导。

现实中对待孩子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励,让他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

1小时前

2

又怕寂寞 4星

共回答了432个问题 评论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增强自控

思想和心态是人的灵魂,是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主宰人的行为的最高统帅。人生的思想和心态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他认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效果,也直接决定着其行为的目的、过程、方法。一些中学生之所以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走向违法犯罪,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清楚,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人生漫无目的,一再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能自控,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可见,要增强自控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心态。有了正确的思想和心态,才能正确指导行动,在实践中达到自控。

(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加强自控

中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经验不足,缺乏自制力,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良诱惑,往往不知所措,稍不注意,容易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造成遗憾。所以,中学生要学会识别和判断社会现象和他人的行为,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才能做到自我控制。法制教育是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的活动空间增大,光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将由法律来调整。中学生掌握了一定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就可以以正确的法律尺度衡量自己的言行,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控制,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强化自控能力

强化行为习惯,培养自控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由于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已经变成人的需求并对人的身心有益的生活方式。

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的一种下意识行为——习惯成自然,便不会用很大的精力去调整言行,做到自我控制。

1.养成自我暗示的习惯

自我暗示法是一种在现代心理治疗、心理训练中广泛运用的调节身心机能的方法。鲁迅先生用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这种自我暗示,能逐渐让中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起到了自我约束和强制的作用,进而增强自控。同学们可以找几张小卡片,分别写上“ 别走神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的话,贴在你最容易看见的地方,如铅笔盒里、桌子上,它们随时都会提醒你别分心。听课时,针对老师所讲自我设问,用问题来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养成自我暗示的习惯,会强化自己

的行为,使自己在潜意识中达到自我控制,增强自己的控制能力。

2.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

自我激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激发、鼓励的意思。中学生要获得成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就得先学会自我激励,借自我激励来鼓励自己,不断战胜自己。当自己能专心致志地完成一件事时,适时地自我奖励一下,如回家后允许自己看会儿电视、听会儿音乐。通过自我激励会使自己更加深刻地体验成功的乐趣,也更使自己自觉自我约束,朝着理想努力奋斗。不只是在成功的时候,自我激励会增强自控。在失败或者失意的时候,自我激励也使自己找回自信,奋起自追,不断督促自己,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自己朝目标努力奋斗。养成了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时,使自己在无形的意识中,激励自己、督促自己、约束自己,增强自控能力。

3.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后面,要不时停下来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好。中学生应该在平时应养成自我反省的好习惯。比如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课下专门记录上课走神儿的内容。如在语文课上想明天的足球赛,可这样记:“语文课——足球赛——3 分钟……”久而久之,从中便发现自己上课时的胡思乱想是多么无聊,浪费了那么多的宝贵时光,而进行自我控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很好地自我控制,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调整自己新的目标和方向,使自己走得更快、更远!

23小时前

12

生命颠峰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提高自制力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其实,有很好的自制力才会有坚韧的性格,才能坚持某一正确的事情,反之,就是“一曝十寒”“三分钟热度”。

18小时前

17

夜疯狂 4星

共回答了403个问题 评论

初生生年龄较小,很多学生自控力差,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控力,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强化自我意识。遇事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强化实践锻炼。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部队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12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