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荔枝诗十首

吸微笑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傷了芯 2星

共回答了67个问题采纳率:90.8% 评论

1、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4、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5、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2小时前

49

陌上尘归 2星

共回答了286个问题 评论

荔枝

唐 · 郑谷

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

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

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

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宋 ·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一从魂散马嵬关。

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荔枝

宋 ·叶茵

绉红纱护水晶团,驿骑飞来露未乾。

胡羯垂涎犹不悟,马嵬山底梦长安。

可以畅吃的苏轼

当时对杨贵妃来说终究是偏远地区的水果,不能常吃。而在岭南“日啖300”的苏轼,就不同了。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 ·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诗家喻户晓,苏轼写荔枝可不止这一首,这句“日啖300颗”让大家看到他爽朗的个性。

也是这句同时让很多医护专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再好吃,也要因人而异,就是适量,不易多吃哈。血糖专家给出的就是不要空腹吃。

那么荔枝到底热性还是寒性?

常听人说荔枝热性不能多吃,因为荔枝热性。那么荔枝到底热性还是寒性?据网上查荔枝是属于热性的,如果吃过多的话,是很容易导致上火的症状出现的。但荔枝还有良好滋阴的效果。

关于荔枝美貌的诗句

荔枝本身甘甜美为,荔枝的形象描述在诗句中也有“红颗珍珠,白须太守”的可爱呈现。

荔枝

唐 · 戴叔伦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荔枝

唐 ·徐寅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咏荔枝

明 · 丘浚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可怜生处是天涯”看来颇有些感慨。因为荔枝本来生长在南方,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离得很遥远,天涯又有“尽头”的感觉。

一颗荔枝,至于吗?可因为诸多诗人的情感,它已不再只是水果。

还有“荔枝风中万马尘”

荔枝

宋 ·金谏

金狄门前拜诏新,白龙台下拥朱轮。

蕉花雨里千兵路,荔子风中万马尘。

荔枝还鉴证了诸多风尘与征战。

如何采摘荔枝

很多诗词写到荔枝那都是一个“远”,产地和采摘也是诗人创作的角度。带叶采摘能多保险几日。

荔枝

宋 · 张舜民

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

摘时须是带枝叶,满盘璀璨堆琳瑯。

荔枝

宋 ·刘望之

沪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

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

好像闽粤只有荔枝的辉煌,其实闽南物产丰富,也不至于只有荔枝吧。也不是只有闽粤产荔枝。我们来看看荔枝的产地: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

广东栽培最多,福建和广西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见这首《成都曲》。

成都曲

唐 ·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果品采摘的民宿也是有历史的。荔枝新熟,万里桥边,找到自己喜爱的酒店民宿,和亲朋好友一起赏荔枝,品荔枝,饮酒交谈,想想都挺美。

荔枝不是只有闽粤地区产,只是广东比较多产。整体来说荔枝是南方高温高湿的产物,喜光向阳,最低气温在-2至-4℃又会遭受冻害。

1小时前

28

寂寞伴着我 1星

共回答了100个问题 评论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干。 杜牧有一首写杨贵妃爱吃荔枝的《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2小时前

10

内谁原谅厼 1星

共回答了157个问题 评论

1.李白的诗 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诗

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诗是《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不是李白写的。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它使我们想到春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家亡。

“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知道。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

这就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2.李白给杨贵妃写的关于荔枝的诗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创作背景:

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

“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

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

“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

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

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

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

“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李白没有写过关于描写荔枝的诗,荔枝与杨贵妃联系在一起的诗是杜牧写的。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 ”,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 ,“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

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 。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

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 :“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

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当她看见“一骑红尘 ”奔驰而至 ,知是供口。

3.描写“杨贵妃吃荔枝”的诗句

18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