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什么意思

各自寻欢 3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像你自己 2星

共回答了249个问题采纳率:99.8% 评论

云(拼音:yún),是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1],此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云气[2]。本义是指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后由此引申出盛、多的意义。后又假借为说等义。

基本信息栏来源:[3]

中文名

拼音

yún

部首

厶(传统归二部)

五笔

FCU

仓颉

MMI

16小时前

8

背身向阳 3星

共回答了335个问题 评论

中文名称:

  云

  英文名称:

  cloud

  定义:

  悬浮在空中,不接触地面,肉眼可见的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

  应用学科:

  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二级学科)

  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详解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繁体“云”字从雨,从云。“雨”指天上的雾气。“云”字从二从厶。“二”意为“再”、“复”。“厶”指“自我”。“二”与“厶”联合起来表示“自我拷贝”、“复制自身”。“雨”和“云”联合起来表示“天上的雾气自我‘繁殖’以扩大自身体积”。本义:天上的雾气通过“飘荡→碰撞→回旋”的方式实现聚合、团拢。引申义:天空上的雾气团。说明:从二从厶的“云”字《说文》未收,《汉语大字典》袖珍本列在第168页。这是一个自古就有的字,音义和从雨从云之字相同,今用为后者的简化字。链接:1.阴阳的“阴”,古体写作“侌”,字从今从云,意为“(气体)当面回旋、团聚”,是“阳”的古体“昜”的对应字,后者的意思是“(气体)发散”。2.生育的“育”,字从云从肉,“云”意为“自我复制”、“自我拷贝”、“自我繁殖”。“肉”指“肉身”、“身体”。“云”与“肉”联合起来表示“身体的自我复制”。3.《路史》等文献记载女娲云(从雨从云)姓。女娲的云姓来源于“盖天”宇宙模型。“盖天”宇宙模型实质上是一个台风模型。台风在解剖结构上从内到外分为台风眼、云墙区和大风区。这三个区分别依次对应甘肃地区沙漠、陕西地区、陕西以东地区。所以,陕西地区的土著部族都以“云”作为本地标识。《路史》注引《长安志》云:“骊山有女娲治处”,又云:“蓝田谷次北有女娲氏谷,三皇旧居之所,即骊山也。”可见女娲是陕西土著出身。黄帝也是陕西土著血统。《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属官“皆以云命”,军队称“云师”;[正义]:“黄帝,……又曰缙云氏”。《集解》引应劭语:“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又引张晏语:“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道藏》:黄帝别号“云阳真人”。《汉书·郊祀志》注云:“云阳,黄帝。”《竹书纪年》:“(黄帝)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有景云之瑞”。《吕氏春秋》:“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帝王世纪》:“(黄帝)后作《云门》、《咸池》之乐,《周礼》所谓《大咸》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史记·乐书》:“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此乐)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听之将败。’……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

14小时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