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重逢一只兽 1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他在何处 1星

共回答了186个问题采纳率:96.8% 评论

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7小时前

39

糾纏至 2星

共回答了273个问题 评论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有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两个在相遇后成为好友,但最终因为一次意外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但即使空间和时间隔离,两人仍保持难舍的友谊,放弃各自生活,仍然相互思念和演奏音乐。这个故事带有浓郁的人类情感和追求真实音乐艺术的精神,被传颂至今,并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和赞扬。

5小时前

11

忘我境界 4星

共回答了470个问题 评论

是一个古老的传说。
他们是两位音乐家,而钟子期却是一个聋子,但他非常喜欢音乐。
明确结论是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位音乐家间的友谊。
解释原因是两人通过音乐渐渐成为了好友,即使钟子期不能听到音乐,但他能通过触摸和感受来欣赏音乐。
内容延伸是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只以外貌和身体状况来评判他人的价值,虽然钟子期聋了,但他依然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这个故事也表达了音乐可以超越语言、文化和身体残疾,让人们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鸣和力量。

2小时前

8

穴为你开 2星

共回答了285个问题 评论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两位古代音乐家,他们通过音乐相识、相知、相交,成为知交好友。
据传说,俞伯牙闻钟子期的琴音十分动听,不忍心见到这么好的琴只被一个不懂音乐的人欣赏,于是便重选好琴后换上新弦,再弹出一曲《高山流水》,他听到钟子期说:“你用的是什么弦?”,这时两人才相见,成为好友。
这个故事传诵至今,说明了音乐能够跨越地域、阶层和文化,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
而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交往也告诉我们,只有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让人们走到一起。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体育等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更美好的人际关系。

22小时前

20

殘畱余溫 1星

共回答了175个问题 评论

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非常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两位音乐家因共同爱好而结交,但最终由于社会阶级的差异而分离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叫俞伯牙的音乐家,他精通琴技,尤其擅长弹奏《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他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和他共享音乐的知音。

某一天,他来到了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在那里结识了钟子期。钟子期本是个富家子弟,父母早逝,身陷家族纷争之中,不得已隐居在湖畔的一座山上。他也是一位琴师,擅长弹奏《广陵散》,深知《高山流水》的美妙。

俞伯牙和钟子期成为了好友,经常相聚弹琴,品茶论道,互相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俞伯牙常常为钟子期的琴艺叹服,称他是自己的知音,钟子期也一样,对俞伯牙的琴艺赞不绝口。

然而,他们所处的社会时局和阶级差异却使得他们不能够长久地在一起。最终,钟子期因家族纷争而被迫离开临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两人就此别离,但彼此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并没有改变。

后来,当俞伯牙再次演奏《高山流水》时,他不禁泪流满面,因为他想起了与钟子期在一起弹奏音乐的那段美好时光,也想起了与钟子期因为身份阶级的不同而不得不分离的痛苦。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友谊之一,也启示我们珍惜并欣赏身边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知音,同时超越不同的社会和阶级差异,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真实的内心和情感。

17小时前

45

夢中拥有 3星

共回答了357个问题 评论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中国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他们传奇般的故事流传至今。相传,俞伯牙是南朝钩弋黄门陶潜的好友,他们俩都是酷爱音乐的人。然而,俞伯牙成为瞎子以后,他的音乐之路也因此中断。一天,他听到钟子期在鄱阳湖边用琵琶演奏了一曲《广陵散》,深受感动并和钟子期成为好友。

但是,钟子期却很忧伤——他认为,自己能够创作的音乐一个倾心的知音都没有,心里十分失落。于是,他向俞伯牙敲响了警钟。俞伯牙明白他的意思,随即将自己的古琴砸掉,与钟子期断后。

相传死后的俞伯牙因为钟子期的故事而夜夜弹奏古琴,不断悲叹人类无法同他分享音乐的美妙,所弹奏的曲子叫做《高山》。有一天,一只群居在高山上的兽群听到了他的琴声,齐声呼应,好像在和他一起演奏的样子。据说,这就是传说中“高山和鸣”的发源。

这个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仅体现在平时的相互关心中,更体现在遇到生命中大事的时候能感同身受的默契和坚定的支持中。

11小时前

33

习气了空无 3星

共回答了393个问题 评论

故事

音乐家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伯牙悲痛欲绝。

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

原文: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