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芦花的故事

眼神暧昧 4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风雨里长大 2星

共回答了262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据说闵损很小就死了母亲,父亲不久又给他娶了继母,继母又生下两个儿子。继母很疼爱亲生的两个儿子,对闵损却十分刻薄,平时不打就骂,不给饭吃也是常有的事。这一切闵损都默默地忍受了下来。

有一年冬天,闵父带着三个儿子外出,闵损坐在马车上紧喊冷,闵父十分气愤地 说:“你弟序号的棉袄比你的薄不冷,你穿得比谁的都厚还喊冷,你到底安的什么心?”说着举起马鞭就打,闵损的棉袄被打破了,许多芦花从棉袄里飞了出来,闵父见了大吃一惊,撕开小儿子的棉袄一看,全是新棉花,原来是继母搞的鬼呢。闵父自觉借怪了闵损,抱着闵损就哭。

回了家,闵父狠狠打了继母一顿,接着又写了一纸休书。继续哭哭涕涕就要被父亲赶出去的时候,闵损一面拉住继母,一面跪在父亲面前哀求道:“不能休儿母,不能休儿母,只我一人苦,苦是休儿母,兄弟三人都受苦。”闵父觉得有道理,就依了闵损,把继母留下了。闵损的做法感动了继母,从此,继母对三个孩子都一样地疼爱了。

19小时前

39

幸福的后感 2星

共回答了267个问题 评论

鞭打芦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属于二十四孝之一。

主要讲述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的故事,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另有豫剧、北京琴书、单弦、二人转等多种曲艺形式的《鞭打芦花》。

17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