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嗯在一起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别记住 3星

共回答了339个问题采纳率:92.8% 评论

        1、窗户上的小冰花是由于室内温度比较高,室外空气较寒冷,室内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成为固体,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温度较低,水蒸气不易在玻璃外面凝华。

        2、冰花是由小冰晶增大变来的,一般形成最多的是六角形。通常冬天的时候,窗户上容易形成小冰花,因为室外和室内的温度相差很大,极易形成冰花。如果想防止冰花出现,可以找几个干净完整的白色塑料薄膜,将薄膜固定在窗子上就行。

        3、窗户上结冰花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冬季室外的温度很低,而大部分人家里都有暖气,室内温度较高。而室外的温度导致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表面,但由于温度很低,小水珠又会发生凝固,继而形成固态的冰花。

         4、如果不想在窗户上贴白色塑料薄膜,可以每天都清理小冰花,直接用湿润的抹布擦干净就行,很容易就擦掉。不过,由于冬季比较漫长,需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小冰花并没有什么危害性,只是看不见室外的风景而已。

17小时前

9

即之愈希 2星

共回答了76个问题 评论

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故称冰花。

1.产生原因

原来,这和雾气有关系。在冬、春季节,有些地区温度虽然很低甚至在零度以下,但雾中的水滴还仍然呈现为液态,并未冻成冰晶,这是因为当时雾中缺乏在该温度下的活跃冻结核所致。

一旦这种零度以下的液态雾滴通过树枝时,就与树枝相碰,冻在树枝上。如果雾滴很小,雾滴的温度又特别低,那么,冻结就进行得很快,这时在树枝上的冻结物往往是由许多小颗粒冰珠所组成的。各颗粒间含有空气间隙,所以,在光线的照射下呈银白色。

如果雾滴较大且温度较高,那么,冻结时热量不易发散,就有一部分呈液态在枝上漫流,然后再渐渐冻结。由于漫流时,气隙被填没,所以,冻结物就形成较透明的冰层,覆盖在树枝外。

有时,过冷却的雾滴与透明冰层同时存在,雾滴的水分汽化,这些水汽又在玻璃状冰层表面凝华下来,呈毛茸茸的白色结晶状态,很象霜花。

2.形成位置

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成为固体,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华。

当冰块结晶体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于房檐上形成冰凌时,那种呈现六角形的罕见雪花,就称为飞雪冰花。这种冰凌十分罕有,大约平均每10年才有一次!

冰花又名未央花,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为什么多呈六角形,花样又如此繁多呢?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变来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状的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的弯曲程度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的面、边、角上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这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在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弯曲程度有关,弯曲程度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所以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这时多形成片状雪花;如果云中水汽非常丰富,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这样在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得冰晶各种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15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