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概括

旋律花溪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北海有碑 2星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 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6、全文分析

      1、作者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吾至爱汝”,从信的称呼上能否看出作者的“至爱”之情?

      明确:

      “意映卿卿如晤”将对妻子的缱绻深情寄寓其中,爱意深情跃然纸上,在爱妻芳名“意映”后加上“卿卿”二字足现二人之间的浓情蜜意。“如晤”,在即将血洒疆场前,足见作者渴望与妻子面对面交谈的强烈愿望。

      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句点明文章主旨,全文说理,由此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表面上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

      林觉民为什么“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明确:

      林觉民极其疼爱自己的妻子,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敢先汝而死”。他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所以愿“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在作者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天下人的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作者在这里把家庭幸福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的爱与对国家的爱统一起来,爱妻,更爱国。

11小时前

28

你必成我妻 2星

共回答了84个问题 评论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与妻书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与妻书 。

为什么要悲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为什么要诉“吾衷”?“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与妻书 。”这两个为什么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忍悲为汝言吾衷”。那么“吾衷”到底是怎样的呢?就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与妻书 。

①从感情上来说:“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与妻书 。”

②从理义上来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

③从事势上来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

④从后事上来说:“吾今死无余撼,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与妻书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汝清静过日而已。”

抒情、议论、叙事相结合,情说得真切,理说得深刻,事势说得形象,后事说得感人与妻书 。

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教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与妻书 。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与妻书 。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

①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恐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

②深入说理:“吾爱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与妻书 。

这样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志高不幸生中国”的真情实理,使全文的言情说理达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笔之精粹与妻书 。

9小时前

1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