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的历史

記得愛我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兄弟肩并肩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采纳率:95.8% 评论

回答如下:吴越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一带。吴越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左右,当时的吴越国是由两个部落联合而成的。

到了战国时期,吴越国逐渐壮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吴越国在不断地与周边的大国进行战争中,也屡遭败绩。公元前473年,吴越国被楚国征服,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越国逐渐恢复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到了公元3世纪,吴越国的统治者孙权成为了东吴的建立者。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吴越国又一次被南朝梁国所征服。

到了唐朝时期,吴越国重新获得了独立地位。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更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朝。但是,到了宋朝时期,吴越国最终被宋朝所征服,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21小时前

39

南坟北墓 3星

共回答了340个问题 评论

吴越国共经历了三代,五个王,前后超过70年,在当时算是一个"长寿"政权了。

  吴越国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不倒,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它与世无争的心态。吴越国只希望存活,并没有攻城略地、统一天下的心思,对其他的小国也是很少发起战争,并没有招来不必要的灾祸,而且对于中原政权的册封也都接受,从后梁到后周,每一个政权都不拉下,表现出了很高的诚意,而其他政权也没有兼并它的心思和能力。

  其二,吴越国的内政稳固,江浙地区向来富裕,靠着发达的水利,吴越国的经济发展很好。同时修筑了一些石塘,防止钱塘江水泛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满足灌溉需求,疏浚内湖,理清河道,鼓励生产,苏州、嘉兴等地受益良多。所以吴越国算得上是一个很厉害的国家

19小时前

12

唯一的純情 3星

共回答了339个问题 评论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国都杭州。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契丹、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Liú)少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经过两次杭越之战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

  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

  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

  唐乾宁三年(896年),董昌称帝,钱镠劝其放弃称帝无果,遂灭董昌,得越州。

  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

  公元904年,改封吴王。

  907年,朱温建后梁,始封钱镠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占据了两浙十三州,成为江浙一带颇有实力的割据者。

  钱镠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吴越一隅偏安东南,吴越国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梁朝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

  吴越武肃王钱镠之后,还有四位国王,合称三代五王: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公元887年―公元941年),在位10年,字明宝,初名传瓘,即位后改名元瓘,钱镠第五子,临安人。乾宁元年,授盐铁发运巡官,迁金部郎中。天复元年,授礼部尚书。曾被宣歙观察使田頵拘为人质,几被杀,后得还。天佑二年,为检校右仆射。吴越武肃王钱镠天宝四年,进授司徒,守湖州刺史。八年,授镇海军节度使。十三年,充清海军节度使。宝大元年,充两浙节度使。宝正元年,受命监国。长兴三年春,嗣吴越王位,去国仪,用藩镇法遵中朝年号。在位十年,善事后唐、后晋政权,保土安民。先后被封为吴王、越王、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天福六年八月卒,年五十五。后晋赐谥文穆。

  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28年―公元947年),在位6年,字元佑,为钱元瓘第六子。941年(后晋天福六年),钱元瓘去世,钱佐继位,后晋仍封以吴越国国王。945年(后晋开运二年),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钱弘佐喜好读书,性情温顺,很会做诗。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亦不失果断。947年(后汉天福十二年,辽国会同十年),钱弘佐去世,谥忠献王,庙号成宗。因其子尚年幼,故由其弟钱倧继位。

  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29年-公元971年),初名弘倧,字隆道,临安人。吴越王钱元瓘第七子,钱佐的弟弟。忠献王钱佐于947年(后晋开运四年)六月病死,钱倧继承王位,为忠逊王,在位不足一年,被三朝宿将胡进思废黜,后病死。

  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29年-公元988年),在位30年,钱俶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镠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众臣拥护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978年(太平兴国三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

  吴越钱氏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民本"思想。钱镠常说:"民为社稷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他不仅自己不称帝,还反对强藩称帝。他谆谆地教诫子孙要恪守臣节,要"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最后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国。高僧延寿乃德韶之法嗣,此时沉疴在身。吴越王钱弘俶前往探病时,对宋灭南唐危及吴越走向,征询延寿的意见,延寿则尽力劝谕钱弘俶"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钱弘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遵从祖训,决定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由此,吴越国的生产力免遭破坏,人民也免遭生灵涂炭,从而稳定和巩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评说:"其民(指吴越国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这是对吴越钱氏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吴越钱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16小时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