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到底有何好处

保管你的爱 4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照样快活 4星

共回答了445个问题采纳率:99.8% 评论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

读《易经》的好处,首先是开智慧。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哲学观。后世一切文化经典的产生,乃至今天中国的管理学、成功学等领域,处处蕴含着易经的智慧。《易经》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次,如果悟性够高。可以简单学习占卜知识。但不建议用。我等凡人,平常心过活,顺应自然即可。天机不可窥探,窥探者必伤元气,必背因果。所以慎用。

再次,《易经》知道皮毛即其价值即可。不可深透。一方面人有限的智慧,不可能深透,宇宙的奥秘无穷尽;另一方面,即便身赋才华,也不要深入。易经和佛学,不要深究,否则人则废。

1小时前

43

影子写手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一般性的翻翻,比较难懂,可能收获不多。要真是沉淀下来,认真读读《易经》,可以受到的启发还真不少。

仅举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中国文化源头,溯源《易经》,就可以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创生模型。也同时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模型。也就是说,基本懂得了道家。

第二,《易经》的阐述文字,被称为十翼,相传是孔子手笔,也就是孔子解读《易经》。现在我们习用的大部分易经成语,术语,都来自这些解读。读懂这些文字,基本也就懂得了儒家。

第三,《易经》讲道,道就是自然规律。弄懂阴阳,就懂得了这个世界一半的真理。弄懂五行,就明白了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弄懂八卦,就将万物及人事紧密连接,可以进一步弄懂万物一体的更高维度哲学观。

第四,《易经》是符号学,用阴阳两爻及八卦的变化解读世界,万物运行之理只用简单的符号就揭示到位。可以学会符号学,进一步理解世界早期的文化传播方式。

第五,《易经》是逻辑学,整个体系有严格的逻辑思想。可以学会推演万物及人事的基本规律。

第六,易经是占卜学。吉凶悔吝,旦夕祸福,自有更高维度的规律存在,不以信不信为转移。懂得了这门学问,可以避免人生中的很多意外,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

总之,《易经》有极大的认识空间,某些原理是高维度的。投入进去,会有更多收获。

21小时前

45

跌碎容颜 3星

共回答了335个问题 评论

通晓明辨天地事物机理,善于理解体悟阴阳之道。注意,把易经理解为算卦,风水的只是一种很片面和狭义的理解,也只是一个分支!读易需读道德,皇帝内经,中庸这些书,相互参考!其它随缘!个人建议。

18小时前

1

汲进祖 3星

共回答了325个问题 评论

汝沵能读懂、读通《易经》之人,理通“万物”、“万事”开悟、开窍,非一般人之智也。似懂非懂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象,不知其形,只知其意,不知其思,只知其浮,不知其涵,只知其引,不知其申,只知其理,不知其道………

《易经》博大精深、浩瀚无垠、智慧无穷、神奇无比、玄妙无边、哲理无限、学海无涯、变化无极、极中极也,何以极乎?!变通无常、无常之中有常、有常之中无常、玄中有玄、玄中无玄、谓之道也………

读《易经》:学而优则仕,学而可取、学而有用、学而升值。学而无用者,谓之庸人;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懂则愚,学而不通则无,故而枉然,谓之蠢人………

14小时前

41

怀想是步履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说起《易经》,很多人马上跟算命占卜联系到一起,其实,《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书,它是中国儒、道等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现代人又称《易经》为“宇宙代数学”。

读《易经》可以让你能够深刻理解很多实用的社会、人生的规律。有句话叫“善易者不卜”,就是精通易理的人,不用占卜,一看事情发展的状态,就能预知结果。有哪些易理呢?大概列举一些:

1、“物极必反”。《易经》八卦的演算法则之一就是阳极变阴,阴极变阳。物极必反之理贯穿于《易经》之中。《易经》乾卦中说:“亢龙有悔”,意思是龙飞得太高,太得意了,必然会有悔恨。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有人过分得意,比如又升官又发财,翘着鼻孔看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了,那么就可预知此人早晚要倒霉。

相反,如果有人屡经挫折,坚持不懈,你就可以预知,此人终将“否极泰来”。“否、泰”都是易经中的卦象。

2、变。事物时时都在变化。《易经》的这个“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动,就是变化。《易经》告诉我们,一定要以变化的思维来看待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居安思危,不要以为能躺着过一辈子。就像富二代,如果不努力,天天吃喝玩乐,早晚要败家。

3、审时度势。《易经》非常重视时机。《乾卦●九一》:“潜龙勿用”,即使你是一条龙,时机未到时,你也要做“潜龙”,深潜水中,不要乱动!《屯卦●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意思是,追鹿没有准备好,进入林中,此时君子不如舍弃,勉强去追,必定会很艰难。所以出手之前,一定要看好时机。

4、《易经》非常讲究“位”,就是要处于合适的位置上。《易经》六十四卦中几乎每一卦都会说到阴阳“得位、不得位”。凡是不得位的,不是“凶”就是“悔”。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说你处的位置合适不合适,或是你办事得当不得当。

5、中正。《易经》推崇“中庸之道”。就是为人处事不要走极端。六十四卦中第二爻、第五爻处于中位,卦象美好的居多。“中庸之道”可不是“平庸”、缺乏个性”的意思,而是行事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因为物极必反嘛!“正”就是品德要正,做事要正。蒋介石的名号“中正”就取自《易经》。

总之,《易经》中深藏的道理很多,《易经》之理深不可测,六十四卦可演绎无穷;即使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本非常实用哲理之书。想读《易经》可以从学习八卦入手。

9小时前

21

温暖着你心 2星

共回答了209个问题 评论

关于《易经》的历史地位,自古以来早有定论,八个字: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那么《易经》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想要明白易经的学问体系,我们先要了解5个问题。

1、易经没有真正的作者

很多人都在苦苦追寻和追问易经的作者究竟是谁。有人说是伏羲,有人说是周文王,也有人说是孔子完善的易经。其实这都不对。易经是古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者只有一个,就是代表中华智慧的那么一群人。

伏羲造八卦

这一群人里,最开始是以伏羲氏为首的人们,用最朴实的双眼观察天地,做成了八卦。这就是先天八卦。然后,殷商末期,周文王被困羑里,周文王姬昌在前人研究易经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整理整合工作,最终总结出64卦的卦象和卦名字。

因为我们一定要知道,周文王在没有画出64卦之前,他也会占卜,也是利用易经的思维在占卜。所以,绝对不能说易经64卦就是周文王发明的。只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后来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在文王64卦卦图和卦名的基础上写出了爻辞。就是每一个卦的六爻爻辞。剩下的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等就是以孔子为首的几代儒家学者的工作了。

历经三圣

那么,您说易经的作者是谁?您可以说是伏羲,也可以说是文王,也可以说是三圣作易。但这都不完全,易经本是一门规律学,就是古代先民集团的智慧。所以,易经从本质上说,没有真正的作者。

2、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是怎么来的?——归类。

关于易经八卦的来源,在《易经》系辞传中这样说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句话说的很清楚不过了,没有什么神话,就是我们的先民在伏羲的带领下,用懵懂的眼睛认识世界,通过归类法归类,认为天地万物总体可以分成: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大类。

八卦图

剩下的所有东西都往这8类里归类。比如,巽为风,为草木,为飞鸟等等,这样归类,八卦就包罗万象了。那么在八卦的基础上两两卦重叠就成了64卦。64卦中,乾坤两卦代变天地之门,其间62卦专述人事。

3、易经的核心观点有三条

易经的核心观点有三条:简易、变易、不易。

三易

简易:用简单的对比看透万事万物的本质,此为简易。易经的思维是从64到8再到54321的过程。64卦,八卦,五行,四象,三才,两仪,太极。是化繁入简的过程。

变易:天地万物只有运动是绝对的,其他都是相对的。所以易经分阴阳,分动静,分刚柔。只要运动就有变化,人爻学会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任何的对错都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不易:易经最后告诉我们,人世间只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就是老子说的道。因为我们永远摸不到道,只能无限地近道,所以,道是不变的,其他都是变的。

4、易经的表达方式——14个数字

易经的表达方式可以用1、2、3、4、5、6、7、8、9、10、12、60、64、384来表示。1就是太极,2就是阴阳两仪,3就是三才,4就是四象,5就是五行,6就是六爻,7就是七政,8就是八卦,9就是九宫,10就是十天干,12就是十二地支,60就是六十花甲子,64就是64卦,384就是384爻。

八卦与数字

5、易经的作用

历代学人之所以读不懂《易经》,是因为不知《易经》之根本,而被一些庸俗的易学家们误导的结果。古人误导受害浅,今人误导受害深。《易经》与佛法儒家道家一样,有正法时、像法时、末法时,从经典文化诞生的轴心时代开始,2500年间经典解读智慧呈现退化易经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她是古带中华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石,易经不是死的知识,她讲究变化,附和万物自然一切的规律,看你的认识程度,好处自不必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为什么呢?对国人来讲,进化论是科学,人类是不断进化的,经典文化怎么会有退化现象呢?

人类的一切智慧成果都是通过大脑创造的。大脑有左脑和右脑之分。左脑主管语言、数学、逻辑、理性,右脑主管印象、直觉、储存、感性。就像一个人童年时右脑发达,成年后左脑发达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其童年时代以右脑文化为主,在其成年时代以左脑文化为主。

所以人类的发展有两条线:左脑进化,右脑退化。那么,《易经》的根本是什么?《易经》的根本是象数。象数的根本是类象。象数是根本,理占是花果。象为根,数为本,理为花,占为果。象是右脑的德能,数理是左脑的德能,占又是右脑的德能。《易经》智慧从右脑开始,转到左脑筹划,最后又回归右脑。

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存在同步性、共时性原理。这也是《易经》的基本原理。

3小时前

2

油纸伞 4星

共回答了44个问题 评论

最早的高级公务员手册。集科学,哲学,政治,人文,方法论于一体。

24小时前

16

空手而归 2星

共回答了218个问题 评论

《易经》是智慧之学,是“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东方哲学的源头。读《易经》的好处大略有如下五点:

一是当你在人生路上,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前途命运并不随人所愿,出现想不通、闹不明,人生出现困惑或者是迷茫时,《易经》就是人生指路的明灯。《易经》中充满智慧,可以帮助人生路上解惑答疑。

二是《易经》原本就是卜筮之书,其中不少卦辞、爻辞、彖辞就是当时的卜筮之辞,所以学好《易经》了,遇到疑惑不决、无可求救的事情时,自己可以通过卜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易经》是很深刻的东方哲学。中国的教育,从中学到大学,甚至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以西方哲学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西方哲学为主。这些哲学在肯定世界是物质、是运动、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较好地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讲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但《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八经卦”讲了三重矛盾、《易经》64个成卦讲了六重矛盾,《易经》研究的基本范畴“经传彖辞、卦爻象形、阴阳乾坤、九六初上、时位中正、应比乘承、吉凶悔吝、大小往来、象数理占、道德性命”,在其所有的64个卦、384个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和具体关联,《易经》的系统论、时空论、信息论的哲学科学思想,尤其是方法论的具体化和具体应用上,中、西方教育体系中,所有的哲学课程,都远远没有《易经》更深刻、更具体、更实用。

四是《易经》是流传下来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其语言逻辑、语法修辞、文字应用上,也是很多文学作品、文化著作所不可比拟的。《易经》语言优美、用词简练、类比推理、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古典文化素养,《易经》中的很多成语、语句现在仍在应用,这就是5000年经典的魅力。

五是《易经》中有很多智慧、经验、道理的总结,随时读到、随时受益,甚至终生受益。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潜龙勿用”、“利牝马之贞”、“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䘧”、“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等等,等等。

16小时前

9

葉落秋殇 2星

共回答了209个问题 评论

我觉得《易经》是给人们认识这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个哲学的途径,这是介于当时人们认识的水平。但是,大部分被人们解读成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并且广泛应用在古代不同领域,甚至是宗教领域。真正领悟到它对认识世界的作用少之又少。

7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