馊先生刮大夫的由来

秋微凉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悲伤谁懂得 2星

共回答了232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馊先生,刮大夫”是苏北鲁南的一句俗语,意思嘛,几乎老早就是约定俗成的,无非是说教师、医生这两个行业的人“馊抠、小气、会过”。

先看一则故事。

一先生和一大夫是朋友。一日,大夫要去先生家串门,觉空手去不太合适,买东西吧又舍不得花钱,于是在路边小河捞了两条小鱼,就用细线一串拎着去了先生家。不巧,先生不在家,还大门紧锁,大夫就把两条小鱼挂在了门鼻上。由于鱼太小,加之先生又近视眼,大夫怕先生回来看不见,就写了一张大大的纸条贴在门上:“送你两条鲜鱼,就是小点”。来而不往非礼也,一日先生回访大夫,和大夫想的一样,空手不行买东西舍不得花钱。还是先生聪明,从家里的竹篮上掰下几块竹片,用细绳扎好去了大夫家。大夫恰巧也不在家,先生就把竹片挂在了门鼻上,也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门上:“送你几片竹笋,就是老点”。

古代的大夫在煎药

编这故事的人大概不是要表扬这先生和大夫的竹林遗风、淡泊友谊吧,因为我们看出的更多是这两位的吝啬、小气。

本人是教师,家属是医生,常被朋友们用这六个字调侃,说我们是绝配。朋友们当然是玩笑,但其他人背后的说道,多是十足的鄙夷。

印象当中教师一直是穷的。从孔老夫子到蒲松龄,这些干私塾、做家教的先生们好像很少时候不像丧家之犬、穷愁潦倒。民国时期大概是教师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教师们的收入是远远高过同级官吏的。但这只是个几十年的例外,教师的经济状况依旧沿着传统的线路继续。

至于医生,在中国的“九流”之说中地位是高于书生的,一直以来也不属于低收入群体,也被冠以“馊抠、小气”之名,多少有些让人费解。

“馊先生,刮大夫”这句俗语大概是由来已久了。这与教师、医生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文化应该有分不开的关系。不说古代,就说近现代,一直到解放前,识字能读书的人毕竟是少数。特别在乡村,先生、医师更是小众,他们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习惯难免被众乡邻关注。先生、医生大概在村子里是没有多少土地的,生活难免俭吝,多少有些清高,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有人这么一总结,随口这么一说,大家觉得很切合,大概就这么叫开了。

5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