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思母》作者:舆恭 以及解释意思是什么

阳光于你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藍奕邦 1星

共回答了12个问题采纳率:97.8% 评论

  【解释】  霜打芦花泪水沾湿了衣襟,柴门处再没有母亲白发苍苍斜倚的身影。去年五月梅雨时节,我曾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这是僧人舆恭《思母》里的两句,思念亡母的诗,这两句联系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全诗如下: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当时的境况虽然清苦,但毕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柴扉冷落,已无亲人倚门。霜打芦花,泪湿衣衫,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恸。  读这首诗,令人悲从中来。诗中写梅雨季节,白头倚门,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等景象,朴素真实,直抒胸臆。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忘我的感情。《思母》格外动人之处在于本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就是说,十方诸佛,怜悯忆念一切众生,好像母亲忆念亲生儿子一样。在佛经中,母亲的爱怜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僧人舆恭的感情所以美好,正因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世俗的人情。

9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