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古诗

偏执的疯狂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姹姏灏戝 1星

共回答了108个问题采纳率:93.9% 评论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诗作。此诗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经久不衰。

        小学课本中收录了这首古诗歌。

18小时前

10

习惯呵护你 3星

共回答了348个问题 评论

chì敕lè勒gē歌

 [nán南běi北cháo朝 ]

běi北cháo朝mín民gē歌chì敕lè勒chuān川 ,yīn阴shān山xià下 。tiān天sì似qióng穹lú庐 ,lǒng笼gài盖sì四yě野 。

tiān天cāng苍cāng苍 ,yě野máng茫máng茫 。fēng风chuī吹cǎo草dī低xiàn见niú牛yáng羊 。

全译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16小时前

15

漫長德幽怨 1星

共回答了142个问题 评论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13小时前

5

騑诚勿扰 5星

共回答了54个问题 评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出了敕勒族在草原上生活的美好场景,是北朝民歌,古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9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