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的目的和过程

我叫薛晓峰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五味人生 1星

共回答了108个问题采纳率:92.9% 评论

前两天和几个妈妈讨论:如果孩子在商场看中一件玩具,要不要跟他买?

说起要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需要,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育儿观念。有的表示如果价格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还是会买的,不想孩子的童年有什么缺憾。

有的妈妈却提出不同的想法: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能马上去满足,要"延迟满足",这样以后学习才更有耐性。

"延迟满足"常常和意志力、耐力和自控力挂钩,的确关系到孩子以后学习的状态。不过在我看来,许多家长颠倒了"延迟满足"和自控力的因果关系。有可能不仅没有达到想要实现的教育效果,还破坏了亲子之间的信任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关儿童延迟满足感与自控力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到底说明了什么?

相信许多父母从各种育儿书籍里,都看到过了这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斯坦福心理学家沃特·米歇尔找来一群4岁的小朋友,跟他们讲明获得奖励的规则:一个房间里放上2份零食,如果小朋友能等上15分钟,就可以得到两份零食;如果忍不住,还可以选择立刻吃掉1份,那么实验就提前结束了。

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后续的跟踪调查显示,那些能够为了获得双份零食而等待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和竞争能力,更擅长处理各类压力。

不少家长从这个实验里得出了教育启发,为了培养孩子较好的自控力,所以需要孩子学会等待,以及抵抗诱惑。而"延迟满足"就被当做教育手段,也应运而生。

事实上,这些家长所理解的内容,刚好颠倒了关系。

1."延迟满足"不是"延迟满足需求"

在英语里,"延迟满足"的写法是"deferred gratification",也可以翻译为"延迟满足感",对应的是"即刻满足感",指的是"被延迟满足的感受"。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在等待之后获得的满足感受,而不是教育孩子时使用"延迟满足需求"的手段和方式。

2.因为有较好的自控力,所以才能抵制诱惑

还有一些家长,会把实验的因果关系颠倒。结合对"延迟满足"的理解偏差,会认为那些能等待的孩子,是因为之前接受过"延迟满足"的训练,所以日后才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因此,家长也就会着急在自己孩子身上尝试,想通过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获得较好的自控能力。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棉花糖实验"的结果,却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我认为,恰恰是那些孩子本身就具备不错的自控能力,才会想办法抵制住诱惑,等待更多的奖励。拥有自控力才是"因",而不同的孩子出现不同的结果,是由孩子个体差异和发育水平不同造成的。

颠倒了因果关系,将"延迟满足"当做"因",就很容易让家长以为这是唯一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方法,从而焦虑不止。

消除对"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执念

△不能以单一实验结果,倒推教育方法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一个自己特别喜欢想吃的东西放在眼前,我们又有多大几率,能克制住自己拿起的欲望?

2007年,美国还做过一项有关"自控力"的有趣实验,而这次实验对象换成了成年人和黑猩猩。规则同样是不等待可以拿2颗葡萄、等待2分钟以后则可以拿6颗葡萄。实验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在这项测试中,72%的黑猩猩愿意等待,而只有19%的成年人愿意等待。

这能说明黑猩猩比成年人类更睿智和理智吗?实际上,成年人内心还会算一笔账:我现在吃两颗葡萄就立即能得到快感,而6颗葡萄我下次可以自己买着吃啊,为什么非要等2分钟?

由此可见,干扰自控力的因素有很多。

我相信,斯坦福大学教授做"棉花糖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证自控力对孩子的重要性,研究其对人一生的影响作用。而家长不能以单一的实验结果,去倒推教育方法。

△是否满足孩子需求,不应该以培养"自控力"为目的

假如父母盲目这样做,多次尝试用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诱惑,又不马上给要孩子反复等待,就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根据另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白熊实验",我们能知道越要求大脑不去想一个事物,心里就会越惦记。因此,孩子在漫长的等待和期盼之中,变得过于在意自己的需求,将关注点都放在了物质上。

成人都无法抵制大脑的基本运行规律,何况对待一个几岁的孩子,这样的反复尝试不是在"逗他玩"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实在得不偿失。

这也就能解开很多家长的困惑,不用再为"到底要不要满足孩子需求"而纠结了,我们不需要把"培养自控力"作为选择的枷锁。

家长在决定是否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更应该看中孩子需求的本身,当然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但也不要轻易破坏掉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

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自控能力

弄清了"棉花糖实验"结果真正能说明的问题,也就能消除家长对"延迟满足孩子需求"这种教育方法的执念。我们能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有良好自控力的愿望,但我们也需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自控能力。

为什么要特地提出"客观看待"呢?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里许多家长会因为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充满了焦虑的情绪。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没耐力""意志力差""自控力差",一方面生怕自己哪里疏忽,导致孩子习惯不好,一方面又觉得自控力似乎是天生的,很难有所改善,左右都挫败感。

为了培养出一个更有自控力的孩子,我们得要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看起来抵制不了诱惑。

△孩子自控力受大脑发育水平局限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专门开设了一门关于自控力的课程,从脑科学角度解释了,自控力的神经学原理。

人类的大脑中有一块神经区叫做"前额皮质",负责判断、决定、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自控力也受到这一区域的影响。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名铁路工人,原本意志力非常顽强,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有一个钢筋插筋了他的头骨。尽管他奇迹般活了下来,并且身体机能也得到恢复,可钢筋插入的刚好是他前额皮质区域,从此他性情大变,酗酒、暴怒、工作不专心,仿佛变了一个人。

可见,人们的自控力受大脑内前额皮质的影响。

而根据儿童大脑发育水平,前额皮质区域直到20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也就是说,要求孩子能和成人有同样的自觉性及自控能力,实在强人所难。

△这些行为也证明孩子具有一定自控力

以前我也总担心孩子耐心不够,家里有快递了,连饭都不想吃,迫不及待要开箱看看;什么新鲜玩意,也都不想被落下,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跟着凑热闹。

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一次学期末,他拿回一个小袋子。我一看包装还是玩好的,问他是什么?他马上跟我交代:"老师说了,拿好回家再打开。现在到家了,我要打开看看!"

原来是小班最后一天,班上三位老师给每个孩子准备的一点点小礼物。只是因为老师交代了一句,孩子就听话的回家再打开。

其实,类似这样能听老师安排,或者能遵守日常的各种规则,看起来十分不起眼,哪怕是满足"吃完饭再看电视"的要求,却都是有自控力的表现。

看待孩子自控力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企图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能自己判断事情的厉害关系、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奢望。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自然会看到孩子的许多闪光点。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自控力?

解决了家长不必要的焦虑感,那么,培养孩子自控力,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尽量减少诱惑对自控力的影响

棉花糖实验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大多数孩子是盯着零食看,没过多久就坚持不住,选了1份零食。能成功等待的孩子,大多没有盯着零食。有的撇过头故意不看,有的把零食推得远远的,不让自己够得着。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些成功抵制诱惑的孩子, 不是傻傻的盯着诱惑,去幻想零食的美味,而是采取了各种各样排除干扰的措施。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被某件事物诱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减少他出现在孩子面前的可能。

例如在学习和做作业时,若是家长故意把电视打开,或者把手机放在旁边,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

我们没必要刻意去"钓鱼执法",这样做往往都得不到最初的教育效果。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不如直接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

△必要时,可以让孩子等待

有些家长会想着故意制造让孩子等待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去超市看玩具却又不马上跟他买,要谈条件。

其实并不需要这样做,去伤害孩子的感情,生活中有很多"必须等待"的场景,例如排队、等上菜等等。一样可以有锻炼孩子的机会,而且更自然,不会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绪。

这些"必须等待"的场景,是利用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这个时候必须要懂得自我控制,不能随心所欲。

△教孩子认识"自控力"

家长还可以在合适的场景,教孩子认识这就是"自控力",对孩子的自控行为进行肯定。

比如家庭聚会,要做很长时间的筹备,孩子在等待中一定早就急不可耐了。家长可以表扬孩子:"你今天能等到和大家一起,没有要求先吃蛋糕,我们宝宝会自我控制啦,真厉害!"

孩子有了这样一次次的切身经历,明白了这样的行为就叫做"自我控制",也能强化自己"自控力好"的意识。

"延迟满足孩子需求"不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方式,更不是唯一培养"自控力"教育方式。浓浓地焦虑感会使父母变得盲目,我们可以更客观理智地看待孩子现阶段的自控能力,并在生活里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他们不是没有自控力,在正确的引导下,终有一天会变成能力健全且优秀的成年人。

11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