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创意曲第一首分析

魔王魔女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子夜乌雨 2星

共回答了268个问题采纳率:92.9% 评论

这首曲子是创意曲,是巴赫为教儿子学习作曲写的,所以从作曲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更好一点。创意曲是以某一个也就是主题为动机,通过模仿,发展,即兴写成的。

这首二部创意曲共22个小结,根据音乐发展和调性布局,全区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1-7小结,从C大调开始结束于属调——G大调。

第二部分,7-15小结,随音乐的展开,乐曲从属调向下属方向发展(G-d-a)。第三部分,15-22小结,乐曲进入高潮,调性逐步回归(a-F-C),全曲结束。

现在我们逐步对这首二部创意曲作一分析:

(1)第一部分 先看这首创意曲以2个四音组(CDEF与DECG)组合而成的动机式主题。

这个主题的规模,犹如部分动机那样的短小,而且是音型化的主题,单独在上声部呈示后,立刻低八度在下声部模仿,这时候上声部出现了对位部分,第二小结移高五度模仿(属和弦上模仿),第三小节开头再回到主和弦上暂时告一段落。在这前面的部分,相当于主题的呈示与巩固。

在这个部分中,采取了同向模仿,从第三小节开始了主题的展开。我们在这里碰到各种各样的作曲技巧,即首先是主题变为反向的形式并作反复进行。这种手法,与卡农或者模仿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作为展开主题的方法是用得很多的。

上声部反向形式的主题作反复进行,与它相对,下声部是对位的形式展开,将这部分连线的用法与对位的原形比较的话,完全保持了同样的构造。要求演奏时充分注意这一点。从第六小节起,可以看到不同的主题发展的实例,还可以看到区分隔开一个段落的特别终止(终止动机)。

在第六小节中,不是主题的全部,是主题的一部分(这里是主题后半部分的反向形式),采取反复进行展开,这种展开可以称为分解性展开法,就是说,把这个主题加以分解并用其中一部分加以展开的方法,从第六小节到第七小节的开头,就出现一个为了要隔开一个段落的终止动机。以上是一部分的结构,在这里所用的作曲技术比较一般而且用的很广泛。

(2)第二部分

这部分实际是是第一部分的转位形式,上下声部交换位置,即所谓的复对位。但是调性不同,并且增加了2小节,这里如第一部分中说明的那样,作为主题的呈示和巩固,是这个部分的扩大而加以表现的,就是说,这个新加的2小节,主题以反向形式作同向模仿出现4次。

下面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对照比较。

第一部分 1 2 3 4 5 6 7

第二部分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第三部分

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主要的部分相比,这个第三部分起着终止的作用。因此,虽然说这首乐曲是三部形式,但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带终止的二部形式。第三部分开头的4小节,主题和它的反向形式相互作同向模仿。这里放弃了对位部分而变成单持续音。

到了第十八小节这个段落结束,以下的部分,主题或者是以反向形式的反复进行和模仿等。这个第三部分中,尤其是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性的变化、第三部分从a小调开始,经过F大调回到原调C大调是在乐曲块结束的时候,这一点是特别突出的特征,整个乐曲的构成方法,正如以上所讲述的那样。总而言之,这首乐曲是用短小的,即兴的主题的发展而构成的。

8小时前

2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