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哪些王姓诗人

东南西北中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阡守终身 2星

共回答了217个问题采纳率:90.9% 评论

王建(765年—830年,字仲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贫寒,一生潦倒,直到快五十岁的时候,才步入仕途。王建擅长写乐府诗,其所作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18小时前

11

冰雪靈兒 4星

共回答了467个问题 评论

王勃。

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6小时前

10

愛上奈何橋 3星

共回答了391个问题 评论

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朝最有名的一个王姓诗人。《送元二使安西》后被改编成《阳关三叠》,传唱千古。王之涣 大家都知道的是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王昌龄 边塞诗人,《芙蓉楼送辛渐》里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现代作家冰心笔名的出处。

王勃 活了不到三十岁,但才华横溢,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是四杰之首。代表作《滕王阁序》《杜少府之任蜀川》。

还有一个王翰,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传唱千古。

13小时前

22

是仙女啊 3星

共回答了369个问题 评论

1、王维:这是一位享誉甚隆的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三大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因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后人称为 “诗佛”。

王维的诗语言空灵,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既有音乐美,又有绘画美,因此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由于其开创了唐代诗歌中最著名的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同时,个人的五言诗和山水诗都达到了唐代最高成就,因此,排名王姓诗人第一当之无愧。

2、王昌龄:唐代诗歌另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在七绝领域,能和王昌龄一较高下的人不多,盛唐时期七绝共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可见,王昌龄对七绝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王勃:最令人惋惜的王姓诗人,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以五言诗见长,代表了初唐时期最高的唐诗成就。由于其英年早逝,以及初唐时期唐诗的发展不够成熟,所以为后世留下的诗歌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流传千古的作品,当然,他的一篇《滕王阁序》不知迷倒了天下多少人,若论文章华丽与大气,《滕王阁序》应稳居第一。

4、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他为后世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知名度无论在唐代还是在现代,都是极高的,相信不少人上小学前就会他的《登鹳雀楼》、《凉州词》这样经典的唐诗了吧。

在唐代,他的地位究竟有多高,通过一个故事你就能了解了,故事的名字叫做“旗亭画壁”。如果没听过这个故事,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5、王翰: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与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等人交好,杜甫曾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虽然知名度相比前几位要逊色一些,流传于后世的诗作也仅14首,但其代表作《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也是传唱千古的佳作

9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