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是怎样交往

懂爱恨因果 4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分手的滋味 3星

共回答了326个问题采纳率:91.9% 评论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俞瑞,字伯牙在晋国官至上大夫,奉晋王之命,去楚国修聘。为什么讨这个差使,一来不辱君命,二来顺便省亲。

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景,决定从水路宽转而回。行至汉阳江口,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风狂浪涌,大雨如注,只得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抚琴一操,以遣情怀。曲犹未终,指下“刮喇"一声响,琴弦绝了一根。伯牙大惊,在山脚之下,荒山之中,疑有仇家贼盗。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乃命下人上崖搜检。

忽听岸上有人答应:“舟中大人,不必见疑,我乃山中樵夫,因打柴晚归,遇这骤雨狂风,无处遮蔽,潜身岸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我不与你计较,你走吧"。那人不走,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若欺山野村夫没有听琴之人,那在这荒郊野外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俗,走近舱门问道:“崖上君子,既是听琴,可知我适才所弹何曲"?回曰:“孔子叹颜回"可惜弦断,不曾抚出第四句”。

伯牙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命左右请那樵夫登舟细讲。樵夫上船,去了外物,进入官舱,长揖而不跪。伯牙见他如此无礼,又不好叱他回去,命童子看座。看他真是樵夫装扮,心中难免轻慢,因此不问姓名,不叫看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何人所造,抚之有甚好处”?答曰:“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坠梧桐,知是良材,令人伐之,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送长流水中,按七十二候之数,浸七十二日,取出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做成乐器,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取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八节,取前阔八寸;按四时,取后阔四寸;按两仪,取厚为两寸,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内按五音。后因周文王囚于羑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谓之武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

伯牙见其对答如流,心中有意再考考他,于是道:“我知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假如我抚一曲,心中有所思念,你能闻而知之吗"?樵夫道:“你试抚一曲,我任心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也不要见罪"。伯牙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凝神一会,将琴再鼓,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志在流水也”。这两句道着了伯牙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答曰:“小人姓钟,名徽,贱字子期,敢问大人高姓,荣任何所”?伯牙道:“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当下两人相见恨晚,伯牙命下人备下酒席,宾主尽欢。席间伯牙问子期居于何处?答曰:马安山集贤村”。伯牙劝子期出山求功名,子期以双亲年迈,需要照顾婉拒。双方又寒喧一番得知伯牙年长子期一旬。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决意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子期力辞不得,遂于舱中顶礼八拜,兄弟相称。

第二日伯牙与子期约定明年中秋再相见,因子期要侍奉双亲,所以伯牙命记室将子期所居地名和相会日期记在日记簿上。伯牙又取黄金二笏,交于子期。兄弟二人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中秋时至,伯牙又来到去年相会的地方,抚琴觅子期,弦中有哀怨之声。伯牙叹曰:“商弦哀声凄切,吾弟必遭忧在家,若非父丧,必是母亡,他为人至孝,宁失信于我,也不肯失礼于亲。来日天明,我亲上崖探望”。第二天一早,伯牙就命童子携琴取金,赶往集贤村。在一岔口有两条路,伯牙不知道要走哪条,就在路口坐着,看看有没有识路的人路过。

不多时,有一老者携篮徐步而来,伯牙上前施礼问道:"请问老先生哪条是去集贤村的路"?老者回道:“左手是上集贤村,右手是下集贤村,你要去哪里"?伯牙道:“钟家庄在哪个集贤村"?老者问:“你去钟家庄要访何人"?伯牙道:“要访吾弟钟子期"。老者大哭道:“子期钟徽,乃吾儿也,去年中秋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谈论之间,意气相投,临赠黄金二笏。吾儿买书攻读,旦则采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废,数月之间,已亡故了。”伯牙大叫一声昏绝于地,老者问童子:此是何人?答曰:俞伯牙老爷。钟公道:原来是吾儿好友。伯牙醒来,搥胸恸哭道:我昨夜还怪你爽信,岂知你早已做泉下之鬼,你有才无寿了!"又问钟公道:吾弟葬于何处?钟公道:亡儿临终,嘱付我道:修短由天,儿生前不能尽人子之事,死后乞葬于马安山江边,与晋大夫俞伯牙有约,欲践前言耳。适才先生来时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子期之冢。今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些纸钱,去坟前烧化,没想与你相遇。"伯牙叫钟公引路至子期坟前整衣下拜。邻近村民听闻朝中大臣来祭钟子期,争先观看。伯牙于坟前盘膝抚琴,悲不能已,闻者大笑而散。伯牙问钟公:我吊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为何大笑?钟公道: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取出刀来,割断琴弦,双手举琴,摔碎于祭石台上。钟公问曰: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后来伯牙又把子期父母接到身边,侍奉到老。

19小时前

49

不愿离弃 2星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评论

伯牙与子期均为春秋时期楚国人,他们交往的最早记录,见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流水,子期均能准确同步感知。《吕氏春秋.本味篇》亦有相似记载。

伯牙是音乐家,子期是樵夫。他们打破职业界限,一个善演奏,一个善听评。他们曾携游泰山,突遭暴雨袭击,只得在山岩下避雨。伯牙心情悲凉,以琴奏出“霖雨"与“崩山"之音,钟子期总能脱口说明其音乐意境,令伯牙感慨:“想像犹吾心也!”

子期病逝后,伯牙因失去知音悲痛欲绝,又因世间从此再无欣赏他心声的人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与子期以志趣相投而结为至交,成为古人至交的典范,也为后人留下“知音"和“高山流水"典故。

17小时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