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在古时候的称呼

拉屎公主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烽火作红妆 3星

共回答了336个问题采纳率:94.9% 评论

狐狸古代的别称是阿紫。

狐狸在先秦时期的地位是十分受尊崇的,并且与龙、凤凰、麒麟并列为四大祥瑞之一。在我国古代,狐狸有阿紫的叫法。这是因为唐朝的时候有一则轶闻解释了关于狐狸的变身,阿紫的叫法就来源于“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一句。在电视剧《搜神记》当中,狐妖阿紫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狐狸又叫赤狐、红狐等,它们的耳朵十分灵活,可以准确地对声音进行定位,嗅觉十分灵敏,因为腿部修长所以奔跑的速度很快。狐狸的眼睛和猫的眼睛很相似,可以适应黑暗。狐狸主要以鱼虾、昆虫、鸟类等小型动物为食,有时候也会吃一些植物。

7小时前

24

宁馨郁金香 3星

共回答了305个问题 评论

狐狸用古语就称呼为“狐”,没有雌雄说法的差别。

一、狐狸:

1、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

2、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3、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二、汉字:狐 hú

狐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三、狸 lí

即“貉”。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狐狸在古文中的应用发展:汉以前,未见有狐妖之说,晋代始见载于各种书籍。葛洪《抱朴子》谓狐狸满三百岁,化为人形,其所著《西京杂记》一书中,有古冢白狐化为老人入人梦中的故事。干宝《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已相当多,郭璞也认狐妖为实有,足见晋人喜谈狐妖,已成风尚,

及唐代,谈狐之作品愈多,《广异志》、《宣室志》连篇累牍,《太平广记》专录狐事者达九卷之多。宋、明时,谈狐作品渐少。至清,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聊斋志异》并以之创造出不少美丽感人的女性形象。

中国民间传说及小说中的狐妖,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也有变成青年男子者,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作为色情的象征,魅惑异性。因而中国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詈为狐狸精,古代则谓之“狐媚子”。

5小时前

23

伴我心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 评论

狐狸在古时候人们都称狐仙

2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