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杂烩的典故是

莪媞你啲泪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莂铥丅硪杰 2星

共回答了91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李鸿章杂烩由来的典故: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在使馆宴请宾客。因中国菜可口,连吃几个小时,宾客仍未下席。此时,主菜已用完,厨师只得将做菜剩下的边角料,混在一起煮熟,凑成一道菜。宾客尝后连声叫好,并问菜名,李鸿章答:“好吃多吃!”岂料“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11小时前

30

卜忘螢火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李鸿章杂烩"是指的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李鸿章的餐桌风格或饮食偏好。李鸿章在就餐时,喜欢将各种不同的菜肴或食材混合在一起食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吃法。这种吃法被人们形象地形容为“李鸿章杂烩”,意味着混杂不同元素或风格的组合。

这个典故主要源于李鸿章的饮食习惯,后来逐渐成为形容混杂不同事物的一种比喻。常用来形容一个事物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元素、风格或特点。

9小时前

34

伤从何处来 2星

共回答了6个问题 评论

相传公元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宴请美国宾客。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大杂烩”。”   另一种说法是:李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合肥城乡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

6小时前

1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