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 是什么意思

冰雪女王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庅庅叭唧 2星

共回答了2个问题采纳率:91.9% 评论

虽远必诛的意思是:对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这句话出自班固的《后汉书》中的陈汤列传,原文内容:“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是陈汤在给汉元帝上书说明关于矫诏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时说的,大致的意思是:应该把在这次战争中砍下的敌人首级悬挂在蛮夷的居住地,让这些人知道,凡是胆敢冒犯我大汉王朝的任何组织或者是个人,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们也一定要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5小时前

24

吹失了梦 2星

共回答了234个问题 评论

虽远必诛的意思就是就算距离再远,那也不会放过你,必将杀掉你。

虽远必诛这句话特别的有霸气,这是我们国家一步电影的台词,面对着强悍的歹徒,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那也必须将你绳之以法的说法的意思。电影里德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3小时前

6

美女我是狼 2星

共回答了77个问题 评论

这句话完整说应该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是说,来骚扰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或者个人,不管距离有多遥远,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干翻他们,把他们赶走,让他们不能再来侵犯。

俗话说就是谁来欺负我我就弄死谁!我就是拼了命也要保卫我的家园!

1小时前

16

接近了你爱 2星

共回答了90个问题 评论

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拼音]

[suī yuǎn bì zhū]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3小时前

15

不与长情 3星

共回答了332个问题 评论

汉武帝在两汉时代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一代枭雄,正因为有他,西汉强大才没有争议。那时,匈奴常常侵犯边境,汉武帝决定收拾匈奴,才有了这句名言,范我强汉者,随远必诛!就是说,只要有敢侵犯我疆土的敌人,无论他有多远,我大汉都会诛杀过去。

18小时前

39

英格兰 4星

共回答了494个问题 评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是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时,对汉宣帝的上疏中所说的。意思是,侵犯我大汉利益的,即使远在天涯海角,我们也要诛杀掉他。

这句话表明了,在国家强大的时候,人民对国家民族强大的自信心。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再次复兴的阶段,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按照当下的形势发展下去,中华民族必然会再次走向强大。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挺起腰杆,对这个世界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2小时前

7

愚见江湖 2星

共回答了205个问题 评论

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这句话是诛杀完再说的而不是诛杀前所说。

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指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源于儒家的民族思想,受到《诗经》民族意识的浸润。武帝的《西极天马歌》将汉赋的"民族意识"导入更深层的领域,那就是宣扬声威,使四海臣服。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突出了汉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反映出一种深远的政治襟怀与战略视野,显示了汉人博大宏放的气度。”

5小时前

43

你看我看你 3星

共回答了334个问题 评论

语出《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后世常以“虽远必诛”比喻侵犯我们的敌人,即使远道而来,也得消灭。

23小时前

36

絕戀的心 2星

共回答了234个问题 评论

虽远必诛的意思就是说 不管相隔的距离有多远 ,都一定让他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里面其中最经典的句子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也表明了保卫中华的决心以及意志 ,所以说当别人对我们有一定的欺凌时,我们首先可以容忍 ,其次的话,就要睚眦必报

14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