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宾阳洞解说词

爷玩转全球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汉子亲爱 2星

共回答了276个问题采纳率:95.9% 评论

龙门石窟宾阳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龙门石窟中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之一。该石窟内共有17个佛龛,分别刻有佛陀、菩萨、天王等佛教形象,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堪称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作之一。此外,宾阳洞内还有精美的浅浮雕和深浮雕作品,展现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卓越水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龙门石窟宾阳洞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

17小时前

37

一生的爱情 4星

共回答了401个问题 评论

龙门石窟宾阳洞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的一个石窟,是龙门石窟的一部分。宾阳洞始建于北魏,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时期的扩建和维修。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的佛像、浮雕和壁画,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中,壁画以唐代绘制的为最为著名,其绘画风格优美典雅、色彩鲜艳明亮,表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龙门石窟宾阳洞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15小时前

2

拥有亲爱的 2星

共回答了277个问题 评论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下面由我带领大家来游览世界遗产—龙门石窟。首先介绍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明人彭纲就曾在《题龙门石像》中写道:“当时锤凿斫(zhuó)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指的就是该洞窟的开凿。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余万人,但是,北魏时期仍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

宾阳中洞作为北魏造像风格的洞窟,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造像存在巨大的变化与差异。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和深厚的汉文化,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也使造像风格吸收了汉族士大夫那种“清淡”风尚和“秀骨清像”的风姿。从而在龙门石窟开创了一种“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加速了佛教传入中原后造像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进程。

宾阳中洞造像完整,构图精美,纹饰多变,被誉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最具代表性的汉化典型洞窟。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以及美术发展史上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飞舞奏乐、栩栩如生的飞天.....宾阳中洞这座由无数能工巧匠共同建造与雕凿的浩大工程,为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三世佛”题材

宾阳中洞雕刻的为北魏石窟中常见的“三世佛”题材。石窟内共有11尊大像,正壁主像一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各一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这三组造像分别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佛的微笑

宾阳中洞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之中透出百般慈爱,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温和与清秀,把佛教中的圣洁肃穆、慈悲仁怀表现的淋漓尽致。秀骨清像

宾阳中洞造像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秀骨清像”,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叶,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呈现出划时代的特征和风格。这时龙门石窟造像普遍出现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这种新风格因为形成于中原腹地的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原风格”。

莲花宝盖

宾阳中洞的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伎乐人和飞天。帝后礼佛图

宾阳中洞窟内前壁两侧各有一幅大型浮雕,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和文昭皇太后及妃嫔礼佛图,描述了当年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礼佛的盛大仪式。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但令人痛惜的是20世纪30年代被盗往美国,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天王造像

龙门石窟最早的天王造像出现在北魏宾阳中洞洞窟两侧的护法天王。南壁下方的“大梵天”造像,他身披飘带璎珞,下穿战裙,左上手持三股金刚杵,左下手提一摩尼宝珠,右上手握一独股金刚杵,右下手握剑。好了,介绍就到这里,大家自由观看。

12小时前

37

独一嗳 4星

共回答了408个问题 评论

龙门石窟导游词(一) 游客们,你们好!我是桃园旅行社的导游小周,我们现在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由我带领大家进入龙门石窟窟内,愉快的龙门石窟一日游开始了! 龙门石窟的发现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复杂。龙门石窟由成千上万个洞窟组成,有潜溪寺,有莲花洞,有药方洞,有古阳洞,还有香山寺、白园、万佛洞,数也数不清。

我们先来看看莲花洞,“莲花洞”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您看,窟顶雕刻着一朵硕大精美的高浮雕莲花,“莲花洞” 这名字就是根据这朵莲花取的。

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为:出污泥而不染。

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您能看见,左侧弟子的头部没有了,是因为头部早年被盗,现在只能在法国吉美博物馆里见到了。

大家看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个个小小的佛像,它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栩栩如生,可以想到,当时的雕刻技艺是多么精湛啊! 看完莲花洞,我们又来到了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得名。

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代仍有雕刻,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 龙门石窟现在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其整体造型。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我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这些文物。 龙门石窟还有个传说呢。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

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鱼。

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告诉他,如果再听到这种声音就回答“开”!

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石窟顷刻从山中间裂开,湖水顷出,奔腾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

水流之后,龙门石窟就出现了。 游客们,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希望你们玩得开心哟!让我们下次再见! 龙门石窟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龙门”吗?

这要从地形说起,这里的地形为三山夹一水,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因为宫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隋炀帝时改称“龙门”。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大约493年),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

8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