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了后梁之后 李存勖也开始

珠帘不卷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回眸少年 3星

共回答了303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开始享乐。

攻灭了宿敌后梁之后,李存勖开始志得意满了。他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整天吹嘘天下是自己以一己之力打下来的,对功臣勋旧们渐渐疏远,乃至猜忌屠戮。得力手下郭崇韬,被他的蠢妇刘皇后下令擒杀;西平王朱友谦无罪被杀;眼见郭,朱无罪被杀,同样是功臣的康延孝怒而起兵,被擒杀;堪称后唐第一功臣的李嗣源,战战兢兢地在监视中度日如年。加上李存勖宠信宦官和伶人胡作非为,后唐政权,乱象已现。

16小时前

29

杰克保罗 3星

共回答了355个问题 评论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时年二十四岁。

“创业期”李存勖的功绩和能力大家所共知,英明神武,至于晋王三矢、柏乡之战、灭梁称帝、降伏四方等等更是流芳百世,这里重点谈谈他在这之后的一系列令人惋惜的行为。

李存勖在位期间,皇后刘氏权力极大,所发布的教令与皇帝诏敕具有同样效力,各地官府都必须执行。刘氏生性贪婪吝啬,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敛钱财,还派人到各地经商,连柴火果蔬之类都要加以贩卖,从中获利。四方贡献的钱财都据为己有,却吝啬不赏,只用于供养伽蓝。降将如袁象先、温韬、张全义,都通过厚赂刘氏而得到重用。

李存勖对伶人极为宠信。早在称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杨婆儿为刺史,而贻误战事。伶人周匝在胡柳陂之战中被梁军俘虏,因伶人陈俊、储德源的保护而免死。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授陈俊二人为刺史,以报答二人对周匝的救命之恩,结果被郭崇韬劝阻。他承认郭崇韬所言乃是公正之论,但最终还是任命陈俊二人为刺史,原因竟然是言而无信愧见周匝。而当时,亲军中很多百战将士都没得到刺史之职,对此无不愤慨。

伶人们更是随意出入宫禁,欺凌大臣,群臣皆敢怒而不敢言,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藩镇节度使也争相重金行贿。在这些伶人中,为害最深的是景进。李存勖以景进为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想知道宫外之事都要屏退左右,单独询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百官对景进都忌惮不已。

而本已衰微的宦官势力在同光年间也死灰复燃。后唐建立后,李存勖诏命各地,让将前朝宦官送回京师洛阳,以致宫中宦官激增到近千人。这些宦官有的担任诸司使,有的充作藩镇监军,都被李存勖视为心腹。他们恃宠争权,肆意干预军政,凌慢将帅,使得各藩镇皆愤怒不已。后来,宦官、伶人奉命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竟然一次性掠走青年妇女三千人,连魏州军营兵士的家属也难以幸免。

李存勖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李嗣源是后唐灭梁第一功臣,曾表奏义子李从珂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希望李从珂能就近照顾家中。李存勖却恼怒异常,认为李嗣源“握兵权,居大镇”,却插手军政人事,因此将李从珂贬为突骑指挥使,远戍石门镇,并多次驳回李嗣源的入朝请求。而在李嗣源入朝后,李存勖又命朱守殷暗中监视。

而在李存勖晚年,更是变本加厉,对功臣宿将无罪诛戮。郭崇韬在灭梁、平蜀战役中,战功显赫,但与宦官不睦。前蜀灭亡后,蜀人曾请郭崇韬留镇西川。李存勖对此非常不满,又听信宦官向延嗣的谗言,以为郭崇韬截留蜀地财货,更是怒形于色。他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让其到成都斩杀郭崇韬,被孟知祥劝止。刘皇后却私自下达教命,密令李继岌在成都处死郭崇韬父子。李存勖非但不予追究,还下诏给郭崇韬定罪。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及其部将史武等七人皆因此案牵连而被诛杀灭族。康延孝为郭、朱复仇,起兵反唐,很快也兵败身死。

在上诉一系列昏招的加持下,仅仅灭梁三年后,李存勖即死于兴教门之变,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写最贴切: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可悲,可叹。

14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