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长大之后对傅雷说的话

属于我回顾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挂科无罪 4星

共回答了469个问题采纳率:92.9% 评论

傅聪给傅雷的回信如下:

爸爸写的萧邦小传我觉得好极了,充满了诗意,而且萧邦的面貌也很真实。其中波兰作家的话特别有意思。另外,我非常欣赏海涅的那段文字,难道真是天才特别能了解另外一个天才吗?

我说萧邦有“非人世”的气息,却绝无神秘的气息;他只是有时境界很高,很宁静;最主要还是诗的气息。我想音乐家中诗人气息如萧邦那样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他同时代的舒曼,与其说是诗人气息,不如说是文学气息更恰当些。

萧邦在音乐家中的独一无二,就像诗人中之李白,世界上Chopinist这么难得也就在于此。但我觉得李白的那种境界尤其特殊,像他那样的浩气、才华、幻想的高远,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在欧洲民族中,这样的例子恐怕更难找了。

——1956年2月1日 傅聪信

2小时前

3

小气吧啦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 评论

摘录一点吧

敬爱的傅雷先生:

您好,虽然我知道您一定收不到这封信,但还是忍不住在这儿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你的家书中,我看到了您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您作为一个丈夫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您那“可贵的理智之光”和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在文学艺术天地中对人生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

您身在中国,心系远方爱子,您的第一封家书与最后一封家书前后相隔八年之久,您对傅聪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您的好多家书都是在于傅聪谈论音乐钢琴,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侯学琴的感受。

记得那时的我天天要练4,5个小时,每天被母亲逼着坐在琴边,看到别人在玩儿,我练得心神不定,便免不了要受一顿训,常常边哭边揉眼看谱子,手指弹得通红,手背被打得通红。

我嚷着告诉母亲我恨弹琴,可是,她永远不理会我。

呵,倒奇怪了,几年下来,我也习惯了,喜欢上了钢琴。

渐渐地长大了,自己也从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便渐渐地明白了母亲那时的苦心。

1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