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中欧罗巴的赏析

夨悥差距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涐不配谈情 3星

共回答了317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已故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1880—1918)而作。艾青当时在牢里正在看阿波里内尔的《ALCOOL》诗集(法文:酒),情绪受到感染,他像酒一般被点燃起来。

他引了这位他所挚爱的诗人的两行诗当作《芦笛》的题记:“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

关于这首诗,艾青作过简要的解释:“我把芦笛象征艺术,把元帅节杖象征不正的权力;诗里骂了白里安,骂了德国的俾斯麦;而且说我将像1789年似的向巴斯底狱伸进我的手去,而这个巴斯底不是巴黎的巴斯底狱。”

芦笛具有丰富而广阔的象征性。这支芦笛是从欧罗巴带回来的,在诗人的心灵里欧罗巴是彩色的。

他被后期印象派大师塞尚、高庚、梵高、莫的里尼亚尼们的个性鲜明、为整个世界增添了光亮和色彩的画和波特莱尔、兰波、凡尔哈仑等的同样新奇的诗,深深地迷醉和浸染。

他也有了自己的与生命相连的笔。不论画画,还 是写诗,这支智慧的笔使他活得更为清醒与坚强,他充满了自信。但是他在狱中无法画画,而诗也被囚禁,他和他的笔都犯了罪。

于是诗人抗议那些不义的权贵们,他不能公开地揭露和诅骂当时压迫、蹂躏中国的帝国主义者和封建统治人物。

他轻蔑地唾骂欧洲的白里安和俾斯麦,因为他们屠杀和压迫欧洲的自由民主斗士和正直的艺术家们。这首诗是诗人对中国反动统治者的反叛的誓辞,也是咒诅他们灭亡的歌。

4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