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门楼调传承人是谁

恍若隔世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巳諪機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采纳率:91.9% 评论

门楼调作为民间曲艺形式之一,也称快板书、落子,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汉族地区。“门搂调”.俗称“讨吃调”。它是随富而逐、沿门督户地以宅讨为生的艺人们所演唱的说唱兼并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二后生,真名赵金玉,1963年出生于商都农村,唱“门楼调”42年,可谓是“门楼界”典型的代表人物、更是领军人物】

“门楼调”主要流传在商都县、兴和县、察右前旗和丰镇市等乡镇。门楼调的说唱地点一般均在商贾巨富、财主门楼前,不进宅院,故称“门楼调”。

【大后生真名苏禄,1958年出生于商都农村,是二后生的哥哥又是师傅,唱“门楼调”50余年,可谓是“门楼界”的老前辈】

门楼调内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祝福庆贺,即兴说唱,当地称为“念喜”,世人称作赶门楼;另一种是世人走街串巷,耳闻目睹获取的奇闻轶事,编成合仄押韵的完整的故事,这一类艺人们称作“戳古董”,《戳古董》本身也是门楼调中极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

【1971年出生于商都农村的六兰兰和二后生搭档多年,他们曾是“门楼界”的最佳“讨吃组合”,唱出了不少的经典之作】

门楼调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一般六句为一段,一段唱完稍作间歇,再唱。

【1978年出生于商都的李素云,唱门楼调26年,是“门楼界”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庆华成为家喻户晓的“最佳搭档”】

表演者自打竹板,自演自唱。许多艺人都有即兴编创的本领,借物发端。篇幅短小,主题鲜明,结构紧凑,通常一段快板书讲一个小故事,有时,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表演者还要作一人多角的表演。

【1977年出生于商都农村的王庆华,与李素云搭档十五六年,成为讨吃界最长久的“搭档组合”,目前两个人依旧搭档】

许多艺人都有即兴编创的本领,引类擎喻,借物发端。篇幅短小,主题鲜明,结构紧凑,通常一段快板书讲一个小故事,有时,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表演者还要作一人多角的表演。

【1972年出生于商都农村的三树林,真名张爱玲,在“门楼界”摸爬滚打了三十来年,可以说是“门楼界”的“拼命三郎”】

商都作为“门楼调”的主要发源地,当地的草根艺人也特别多,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后生、二后生、六兰兰、李素云、王庆华、三树林、小燕子等人。

7小时前

3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