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唯美的烟花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声情并茂 4星

共回答了406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我认为应该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谈。

低年级的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识字为主的类似于儿歌的韵文,第二类是以感知、领悟传统文化为主的古诗或小古文,第三类是带有简单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小故事。

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低年级孩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为例,笔者分别就三类课文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类,如《识字3》一课中,在学习了“口耳目手足”这五个生字后,有四句简短的话教学生如何站、坐、行、卧。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学生才入学两周左右,认识的字很少,更谈不上朗读技巧。所以,教师可以很简单地讲解一下这四句话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一边做一边读背,主要以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记忆。只要学生正确发音,几次练习后便能够记住这四句话了,再要求他们大声地、带有节奏感地背诵,便可以了。

第二类,以《江南》这首汉乐府诗歌为例,在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诗句的反复也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掌握。那么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通过PPT演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景表演,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内容,更要重点指导诗中的方位词,通过重读来表现鱼儿活动的范围广、游速快,并要求学生以轻快的语调表现鱼儿的活泼,和采莲人的欢乐心情。

第三类,以《雨点儿》一文为例,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识字量已经明显增加,朗读也不能只停留在读出文字这一浅层次的要求上,更要通过朗读来表现大雨点和小雨点不同的选择,以及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带来的改变。那么,在教学中便可以指导学生抓关键字词,以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表现,比如读大雨点的话时用比较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小雨点的话时就用轻快的高扬的语调,对它们的不同的选择——“有花有草的地方”和“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予以重读,以这样带有角色表演的感觉去读文章,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被调动起来,也就很容易将课文读得通顺流畅,甚至读出感情来了。

朗读包含了很多技巧,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论讲得再多,也不如教师身体力行地给出示范,加以引领。低年级孩子真的就像一张张白纸,需要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去慢慢地指导,不仅是朗读,还有其他的许多方面,希望每一位教育者都能“蹲下来”,以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姿态和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孩子们成长。

1小时前

12

默淰哪妢凊 2星

共回答了238个问题 评论

 一、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

  1.创设情境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采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例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同学们被优美的情境所感染,好像自己就是小壁虎,在爬呀爬。

  2.表演读。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教《要下雨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我让学生戴上小燕子、小白兔、小鱼、小蚂蚁的头饰,边朗读边体会这些小动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再把它们表演出来,这样,学生越读越有动力,越表演越有劲头。

  3.比赛读。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进入最佳读书状态,展示朗读的最高水平。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的心里特点,我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比赛,形式有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比谁的声音好听,谁读得美。

  二、教给读书方法,使学生“会读”

  当大多数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时,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这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变“我要读”为“我会读”。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采用更多的是范读引领法,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带,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语气。

  特别是教师动之以情的范读,定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的念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想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角色,就会有恰当的表情,就能读出抑扬顿挫。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 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就会笑容满面地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

  三、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美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 双向互动,师生互评。

  (1)教师评。教师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闪光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阅读中出现的大多数新字要靠拼读来解决,这就决定着低年级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文章读得非常熟练,只要读得基本正确、流利,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快乐、伤心、喜欢、讨厌等感情来,就要给他鼓励。比如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让他体会当老师的成就感。

  (2)学生评。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往往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来自同伴的称赞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也可以找对子互评。

  2.学生自我评价。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一位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请他自我评价一下,他说:“我认为我读得感情还行,就是声音有点小。”我说:“再大点声读好吗?”他又读了一遍,这一回声音响亮又有感情。

  总之,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

21小时前

49

可以么 4星

共回答了474个问题 评论

对于低年纪学生来说,进行朗读训练非常必要。如何进行朗读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欣赏朗读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的朗读水平。可以找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内容、情感。然后让学生尝试朗读作品,比较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如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重音和节奏的把握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18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