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拜土的故事的启示

泪红眼眶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强壮的小攻 2星

共回答了212个问题采纳率:91.9% 评论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他从42岁开始逃亡,在外流亡了19年,期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回到晋国登基做国君,并且仅仅8年就将晋国治理的无比强大,他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年龄大了也不要紧,只要不轻易放弃,梦想总会实现。

1小时前

43

太子雨 1星

共回答了140个问题 评论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在流亡的过程中饥饿难耐,遂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意思是说,送给您土,是说您拥有土地的意思,您跪拜接受吧。重耳闻之立即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泥土,放到车上,继续向前……

古代中国分封疆土时,帝王庄重地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用茅草包裹的泥土,授给被封的诸侯,以示封疆列土。皇帝每年都要斋戒沐浴,祭拜社稷神,社神即土地神社,稷神即谷神。曾经的人类,对土地怀有多么深切的感恩与敬畏之心。人们常说有故土才有“根”,有土地才有“食”。莽莽苍苍的大地是世间万物的母亲,广袤无垠的原野碧草如毯,千姿百态的花朵次第盛开,一望无际的森林、波涛汹涌的大河……这一切都依附于土地而生而存。人类也是如此,我们在大地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生于斯,长于斯,最终归于斯。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栖居在大地上,来自泥土,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我们应对土地深情感恩、心存敬畏。然而当今社会,神圣的土地丧失了她原本的意义,沦落为可以待价而沽的商品。水泥森林、河水干涸、满目疮痍,我们对土地的最后一点敬畏也荡然无存。我们渴望绿水青山,我们期盼鸟语花香。

当我们歌唱金黄的麦浪时,我们更应该赞美哺育它们的沃土;当我们追寻淡淡的乡愁时,我们更应该寻找曾经的原野;当我们惊叹高耸的大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脚下的厚土……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重新寻回对皇天后土的敬畏?

尊崇自然,才有风调雨顺;天人合一,方能和谐共生;大地上的事情,代代相接,生生不息,而人们对大地母亲的敬畏,应初心不变、始终如一。

21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