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同篇原文

仰慕诗人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荒芜杂陈 3星

共回答了316个问题采纳率:94.9% 评论

《礼记》大同篇是一篇关于社会和人类理想境界的文献,主要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仁爱”和“和平”,而这也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等概念,强调了社会秩序的自然形成和自我调节,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篇文章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小时前

10

想念你的笑 4星

共回答了474个问题 评论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1小时前

2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