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岩的传说

晴天的忧郁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秋水伊人 3星

共回答了379个问题采纳率:94.9% 评论

1.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妙峰山下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寺庙。由于它地处深山,荒僻无路,很少有人问津。小而破旧的庙里,只有三四个和尚看守着山门。

寺庙坐北朝南,身后是一座峻峭的山崖。崖下清幽阴凉,褐石临壁,满布青苔的岩缝里,长年往外滤滴着泉水,时间久远,滴水穿石,形成一个凹状的石槽,人们称此处为“滴水岩”。

2.初建庙时,这眼山泉并未被人发现,就连庙里的和尚们饮水,也要到远处的小溪里,或是到村庄里去挑。崎岖的山路,肩负满满的两桶水,往返很是辛苦。一次,两个和尚到庙后玩耍,无意中看到石岩处有一眼山泉,泉水从岩台上溢流而下,细如银线。和尚捧水而饮,水质清凉甘甜。于是,他们以泉为饮,不但不用再去山外挑水,而且还能种些瓜果菜蔬。久而久之,他们发现此泉极具灵性,不管怎样浇水灌田,不管众僧怎样煮饭用水,不管天气多么干旱,石槽中的水丝毫也不见少;不舀水时,槽中之水亦无滴水外溢,总是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线上。而且,僧人、香客多时,流入石槽的水就多;人少时,流入的水则少,无论庙中来人众寡,它总能量入为出,恰到好处。更神奇的是,山泉旁边还有一个酒盅般大小的石眼,稀稀落落地流出雪白的大米。流出的米与泉水一样,也是随着人数变化的多少而增减,总是刚好够用,既无亏缺亦不浪费。

神奇的发现,引起佛门的重视,他们化缘筹资,在滴水岩前建起一处红墙碧瓦,绿树掩映的寺院。寺庙规模不算大,却颇为气派。三进院子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寺内,殿堂齐整,众僧慈善。众僧广结善缘,广做善事,僧人与日俱增;寺外,青峰环抱,草绿花红。新寺院替代了旧寺庙,迎来了新气象。渐渐地,香客寥少可数的寺庙里香火日盛,每日里前来朝拜的八方香客,蜂拥而至,香火终年不断。

络绎不绝的人们,除对神佛虔诚的供奉,更慕滴水岩的神奇。但是,众僧把山泉和米眼封闭起来,通常人难得一见。人们越是见不着,就越是想见,于是,来人越来越多,滴水岩也越传越神。

尽管庙僧们严守秘密,消息仍不翼而飞,传到远处的一个恶棍耳朵里。他纠集一些地痞混混,乔装成僧人来到此地,赶走了院中方丈,强行占据寺院。恶棍摇身一变成了庙中主持。他见滴水岩有如此灵性,早已心起邪念:啧啧!若是凿大洞眼,囤积白米,还愁不富吗?若是将此米贡奉皇帝,说不定还会赏我封号,赐我庙门御匾呢!哈哈!阿弥陀佛,那时我岂不飞黄腾达哉?

第二天天不亮,这个恶僧就把庙里的和尚全都撵起来,带上铁锤钢钎,来到岩前流米的石眼跟前,开始凿石拓眼。叮叮叮!当当当!庙里的和尚从晨星闪烁,一直干到红日西坠,个个累得手酸臂麻,精疲力尽。眼见得洞眼变得如铁锅般大小,恶和尚以为美梦即将成真,得意地咧嘴大笑,一双鼠目放着贪婪的贼光。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洞口陡然而合,白米再也流不出来了。说也奇怪,白米停流的同时,滴水岩的泉水也失去了灵性,无论寺庙里来多少人,它总是流那么点,全天流出的水还不够仨俩人喝的,遇到干旱,则滴水全无。自此,寺庙断炊,僧人四散,香客皆无。贪心的恶僧跑了,不知愧死何处,空空的寺庙亦訇然坍塌了。

若干年后,滴水岩头那股泉水渐渐恢复原状,仍像银线玉丝一样,从岩头向下滴流。岩下的凹状石槽,周边长满青苔,四壁依然光滑。池中泉水如镜,能照天上的云,能照地上的物,也能照人们心地的好坏。人们来到石槽前,只要人影在水面晃动几下,便知谁心里有鬼。遇到心怀鬼胎之人,水则发出嗞嗞的声响。据说,曾有心怀邪念的人来此照过,水声响起,他们便腿肚子转筋,脚踏青笞再也立足不住,一头栽入池中,小恶者伤,大恶者亡,没有一个能落了好的。于是,人们管这个石槽叫“照心池”。

  

8小时前

24

村头一只草 1星

共回答了144个问题 评论

答:  从前,有位监考官到处州招考秀才。他坐着轿子,带着随从,从给云翻山越岭进入丽水北乡。时值炎夏,天气闷热,随从们个个大汗淋漓,轿夫更是抬得上气不接下气,坐在轿中的考官也口渴难当。刚上了桃花岭,考官就传令大家歇脚,并叫人立即去找水解渴。众人找了好一会儿,听到不远处有“嗒嗒嗒”的滴水声。于是,大家就向着传来滴水声的方一清泉顺岩而滴,而岩下竟有八九只猴子仰着头,张大着尖嘴巴在争饮流下的清泉。见此情景大家觉得十分有趣;考官也感新奇,即兴吟了句:“滴水岩下八九猴,争饮朝天。”随后,考官即前去处州府监考。考试这天,应考者有童生八九人。考官一时心血来潮,就把那天即兴吟下的句子作为上联,叫考生对出下联。考生们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后来,有位考生提出要考官示范对出下联,结果连考官自己也对答不上。只见考官脸色白一阵青一阵,木鸡似说不出话,大家就奚落了几句,哄笑而散。事后,考官羞恼加气愤,不久就忧郁而死了。

    随后,朝廷又委派了一位监考官到处州。他夜晚宿在府衙中,风吹树摇,仿佛不停地传来“嗒嗒嗒”的滴水声,随即听到有人连声相吟着“滴水岩下八九猴,争饮(印)朝天(子)”的句子,声哀音惨。这新考官感到奇怪,即招来下人相问,方知前任考官为此句羞愤而死。

   新考官知此,一心想对出下句,他苦思冥想,就是思考不出。正苦恼 着,恰巧这时一阵风起,把搭在树上的鹊窝吹落下来,窝中还有两三只小鹊儿也随窝落地。新考官一见,触动灵感,即随口吟道:“梧桐树上二三鹊,连窝(科)及地(第)”。下句终于时上了,从此就再也听不到羞愤而死的考官的哀怨声了。

    原先那考官看见猴子争饮的地方,人们就称之为“滴水岩”,它就是雅溪皂树乡的滴水岩村。

6小时前

2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