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王朝朱桂之死

狮紫霞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非誰莫属 1星

共回答了171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在明英宗一再严厉警告之下,代王父子稍有收敛,代世孙朱仕壥终于有惊无险地等到了朱桂的去世。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12月12日,作恶多端的朱桂终于死了,终年73岁。相信对于他的死,无论是皇帝朱祁镇,世孙朱仕壥,抑或是大同军民,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收到讣报之后,朱祁镇辍视朝三日,赐谥曰简。谥法:一德不懈曰简,平易不訾曰简。不知道礼部官员们把这个谥号报给皇帝批准的时候,良心会不会痛。大同军民在听到这个谥号的时候,会不会愕然无语。

1小时前

28

昨日种种 3星

共回答了304个问题 评论

朱珪 生于1731 逝于1807年 享年76岁。

史书中,只是记载 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终年77岁。帝谥“文正”。

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他的死亡原因。

朱珪(1731年~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祖籍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遂入籍顺天府。

但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如此一个忠臣,为国操劳50年,应该是老而病,病而亡的。

乾隆五十九年(1794),朱珪六十四岁,任两广总督。

嘉庆元年(1796),乾隆也准备召朱珪回京,但被和珅诬陷朱珪辱骂皇帝,虽然皇帝不信,但是召回朱珪的事情也就作罢了。

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嘉庆皇帝得知朱珪的噩耗后,为痛失良师朱珪特赐奠、祭、葬三道圣旨,以示对他的后事料理和怀念。

从这里看,朱珪也算是善终,不像别的忠臣,死于奸臣陷害。

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五日卒,嘉庆皇帝得知朱珪的噩耗后,大哭一场,为痛失良师朱珪特赐奠、祭、葬三道圣旨,以示对他的后事料理和怀念。仁宗制曰:“大学士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凡所陈奏,均得大体。服官五十余年,依然寒素。家庭敦陆,动修礼法。询不愧为端人正士,畀倚方段,遽闻溘逝,深为痛悼。初六日朕亲赐奠,已赐陀罗经被,可令庆郡王永璘带领侍卫十员,先往奠醊,给内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仁宗赐奠朱文正文)嘉庆皇帝对其恩师的评价是:“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21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