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论证方法和结构

兄弟东少 4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左手占有欲 4星

共回答了491个问题采纳率:97.9% 评论

《阿房宫赋用》对比论证方法。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

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前部分铺排描写,后部分议论开掘。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模。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15小时前

43

斜阳染幽草 4星

共回答了453个问题 评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的描写是为后⾯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论描写还是议论,都⼤量采⽤了铺排的⼿法,叙事⾔情,极尽其致,⽓势夺⼈,令⼈⽿目⼀新。

描写中铺排的例⼦,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如结尾⼀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样堆砌相同词语,⽽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13小时前

33

僞裝啲噯 3星

共回答了331个问题 评论

《阿房宫赋》在论证艺术方面突出了以物写人,以事论人,以古论今的特点。文章开头如中天倾水,一泻而下,横空出世之手法写出秦的强大和气势,秦王朝以摧枯拉朽之势统一天下,然后以举国之力修建“阿房宫”的情景。那么,阿房宫的宫殿之大,楼台之多,宫殿里音乐之妙,舞蹈之好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文章以阿房宫宏伟的建筑,繁复的屋宇,磅礴的气势,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总起之笔。在艺术手法方面有显著的特点

一、生动的描写,产生了听觉和视觉效果

在描写方面,文章以形象的描写,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声音的幻觉。坎坎伐木之声,轰然倒数之声,吭哊运木之声,叮当建房之声。宏大的场面,熙攘的人群,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挥汗如雨的工人,运凿抡锤的工匠,忙忙碌碌的人们,人声鼎沸的工地。在描写这个场面时,作者运用了总分结构形式,围绕房屋的高大,文章从宫殿的面积来总体论述,围绕宫殿的广大,文章又从“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来总体描述。在描写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摇曳多姿。

二、铺陈的手法,穷尽了秦宫的奢侈

文章第二段以美人珍宝,表现秦的奢侈。美女多,但仅为了一人服务;珍宝多,但仅有一人享用,用粗线条画出了文章的结构。另一方面,文章写宫殿美女如云却不从宫女本身的角度来写,而是写镜如明星,发如绿云,弃水涨腻,焚兰起雾,车过如雷的方式,写出了宫女之多,宫女之美。同时在修辞方面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在句式上用了整句,在结构上围绕中心展开,是典型的铺陈手法。在描写珍宝之多时,作者运用了粗细两种线条描绘,一粗一细,一疏一密,错落有致。

三、精确的议论,深化了主题

在议论方面,文章用卒章显志的手法点题,总结了秦败亡的原因,提出了奢侈亡国的道理,并以此表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历史教训。

11小时前

2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