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什么

我的爱很美 3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买醉买伤悲 2星

共回答了227个问题采纳率:97.9% 评论

1、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到明清时期则考八股文。

唐朝时候科举主要考常科和制科两大科。其中常科是指每年常规举行的考试,而制科是指皇帝偶尔临时举行的考试。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

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18小时前

19

狼之殇魂 3星

共回答了37个问题 评论

1. 考试科目: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依次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地方级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功底,如文学、经史、诗词、论语等内容。会试是省级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德行、礼仪和应对策略等方面。殿试是全国性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才干、文化水平及治理方案等。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经学、史书、文学、子书、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四书五经”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它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16小时前

48

她該回家了 4星

共回答了476个问题 评论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才能和道德品德。其中文化素质体现在文学、历史、经籍的知识掌握程度,才能体现在解题的能力和论述的逻辑性,道德品德则体现在考生的廉洁、正直和尊师重道等方面。古代科举考试对社会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一环。

13小时前

47

唔別誘惑俄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 评论

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9小时前

23

梦魇天使 2星

共回答了202个问题 评论

唐朝时候科举主要考常科和制科两大科。其中常科是指每年常规举行的考试,而制科是指皇帝偶尔临时举行的考试。所以常科每年都考,制科则时间不定。常科具体考的科目是固定的。而制科具体考什么则由皇帝根据需要到时候具体定,每次都不一样。

4小时前

21

仙女大大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 评论

1、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这些都曾是科举考试的题目,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则考八股文。

2、在我国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3、所谓的明经,考的就是背书。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然后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想考过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课本都全文背下,想靠运气过关是很难的。

4、而进士是最重要的一科,这一科考的是写诗做文章,还有对时政的点评。这一科也是最难得的,最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过这一关,光靠死读书死背书是不行的。

5、到了宋朝科举进行了改革,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只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考试写一篇作文。

6、到了明朝,是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

7、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下写文章就没那么简单的。

22小时前

2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