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礼仪正确方法

誓言散落 3年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一撇一捺爱 1星

共回答了166个问题采纳率:93.9% 评论

1、敲门,最绅士的做法是敲三下,隔一小会儿,再敲几下。

2、敲门的响度要适中,敲的太轻了别人听不见,太响了不礼貌而且会引起别人会反感。敲门时绝对不能用拳捶、不能用脚踢,不要嘭嘭乱敲一气,若房间里面是老年人,会惊吓到他们。

3、如果遇到门是虚掩着的,也应当先敲门,得到主人的允许才能进入。

4、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也应该先敲门,表示一种询问;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表示一种通知,我要进来了。

8小时前

9

三千繁花泪 3星

共回答了347个问题 评论

1、敲门的正确方法:

最有绅士风度的做法是敲三下,隔一小会儿,再敲几下。敲门声的节奏不宜太快,更不要连续、重力地敲个没完。响度要适中,太轻了别人听不见,太响了别人会反感。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弯曲后敲门,不要用多个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6小时前

24

温柔说 2星

共回答了66个问题 评论

一、敲门原则。

社会中,人在很多时候有其自有的独立性、私密性。在日常交往和业务办公中,进入他人的房间(包括家长进入孩子的房间)、空间或办公室时,应该先轻轻敲门,得到对方允许后,方可进入,不宜贸然闯入。

二、敲门指法。

敲门的指法,是“单指法”,一般是用右手食指或中指弯曲后的关节敲门。正确的做法,是伸出右手,手指自然弯曲,掌心朝向自己,抬起手指第二指节,连续轻轻敲击三下。

不能用多个手指或手背、手掌用力拍打。敲门时,手指也不能在门上滑动。

三、敲门节奏。

敲门的节奏,是一轻两重,连续敲三下。即第一下轻,第二、三下稍稍加重,类似于问“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的意思。三声敲门之间的时间节奏,要间隔适当,第一次与第二次之间约2秒,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约1秒。

节奏太快,会让人心烦,有可能影响他人;节奏太慢,则会让人感觉漫不经心。

敲两下,表示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相当于打招呼说“你好、我进来了”的提示。

四、敲门力度。

敲门的力度,要保持大小适中,坚定有力,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力度太大,会让人受到惊吓和滋扰,给人粗鲁的感觉;力度太小,对方不宜听到。敲门的力度,也不宜逐渐减弱。

五、静心等待。

在三声敲门之后,要短暂等待对方应答,同意后再进入。如主人询问是谁,应自我报名。若未听到说“请进”,应等待3秒后再次敲门,声音可适度提高一点。如仍未应答,则不宜继续敲门,要选择离开。

六、按门铃礼仪。

在有门铃的房间,应礼貌地使用门铃。按门铃是“两次法”,即轻轻按一下,隔一会再按一下。按门铃时,切忌用力拍打,或连续多次乱按。

结语。

事毕后退出时,要主动向主人礼貌告辞,出门应轻轻把门关好。

3小时前

29

铁锤妹妹 4星

共回答了410个问题 评论

敲门,最礼貌的做法是敲三下,隔一小会儿,再敲几下。敲门后要等待应答。如版果没听到权说“请进”,应等待3秒钟再次敲门,声音适度提高一点。

如果门上写有推或者拉,那很简单,请按要求做就好了。

但在一些没有注明提醒的地方,那你一定要注意,这个时候拉门比推门更有礼貌,因为双向开合的门往自己方向拉,这样就不容易撞到别人。现代家庭大都有安装门铃,我们在按门铃时也要有礼貌,正确的做法是:慢慢地按一下,隔一会儿再按一下。

按门铃时千万别着急,“叮叮当当”乱按一气,不仅不礼貌,而且还有可能会把门铃按坏。

21小时前

41

乄撮逅鏑汨 3星

共回答了311个问题 评论

  关于敲门的礼仪

  一、敲门的指法

  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弯曲后敲门,不要用多个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二、敲门的节奏

  敲三下,相当于“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的意思。咚咚咚之间的间隔为0.3~0.5秒,太快会让人感觉心烦,太慢会给人感觉散漫不自信。敲两下,表示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相当于说“你好”、“我进来了”的意思。如果敲四下以上,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三、敲门的强度

  力度大小应适中,要坚定并有一定力度。力度太大会让对方受到惊吓,给人以粗鲁没有教养的感觉;力度太小让人感觉你胆子太小,紧张过度。

  四、办公场所如何敲门?

  如果遇到门是虚掩着的,也应当先敲门,得到对方的允许才能进入。

  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也应该先敲门,表示一种询问“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表示一种通知“我要进来了”。

  五、按门铃的礼仪

  现在家里大都会安装门铃,我们在按门铃时也要有礼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慢慢地按一下,隔一会儿再按一下。按门铃时千万别太心急,如果乱按一通,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进屋敲门是尊重别人的隐私和空间的一种表现,作为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这样孩子所学的礼仪就会逐渐变成自身的一种修养。

16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