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知识点分段整理

何以稀为贵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曖眛巳盡 4星

共回答了440个问题采纳率:98.9% 评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古代历史文献《史记》中的一篇传记,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和汉初的政论家贾谊的生平事迹。虽然他们并非同时代的人,但二人的遭遇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具备出众的才华,又都是因为对国家的忠诚而遭到贬谪,在政治上并未得到真正的重用,但在文学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在知识点的分段整理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人物背景**: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忠于国家而被排挤,最终投江自尽;贾谊是汉初的政论家,因提出改革建议而被贬谪。

2. **文学成就**:两人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等,而贾谊则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著称。

3. **政治遭遇**:他们都是因为对国家的忠诚而遭到贬谪。屈原被楚王赶出朝廷,贾谊则因为建议改革而被汉文帝贬到长沙。

4. **思想影响**:两人的思想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屈原被誉为“楚辞之祖”,而贾谊则是汉代初期的重要思想家。

此外,对于学习这篇传记,还可以关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例如,通假字“属”在古文中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超迁”意为“越级提拔”,在古代官场中常见;“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则表示因为擅长诗歌和书法而在地方上有所名声。

19小时前

33

深刻的回忆 4星

共回答了439个问题 评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知识点整理  1.实词:  (1)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2)属:zhǔ,连缀。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3)门下:谓在某人的门庭之下。《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食客;门客。《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门生;弟子。《淮南子•道应训》:"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官名。见"门下省"。  (4)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从前。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通“尝”,曾经;为……做事;代词,代李斯。  2.一词多义  属:(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3)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4)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3.虚词:  以能诵诗属书闻:以:因为。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  颇: 略微;稍;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很;甚;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  4.古代文化知识  (1)名字: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2)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3)秀才:指优异之才。 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讳改称“茂才”。 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设为举士科目,旋停废。后唐宋间凡应举者皆称秀才, 明 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元明以来用以称书生、读书人。  (4)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5)乃征为廷尉: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见《张衡传》“征拜尚书”

17小时前

3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