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的贡献有什么

墓地里狂嗨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溺水旳鱼 3星

共回答了365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经济学家 马寅初 耶鲁大学(Yale Univerity)

马寅初(1882年-1982年),浙江绍兴嵊县人。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1907年获得政府资助赴美国留学,1910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马寅初是中国计划生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被外界誉为“中国人口学第一人”,曾获得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代表著作有《通货新论》等。

1982年5月10日,在北京逝世。

1小时前

19

董先森 2星

共回答了264个问题 评论

说起马寅初这个人,还真是很有话题性的一个人物,他是中国计划生育第一人,对于中国人口控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以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为基础的。

马寅初是一名学霸,从小就非常的聪明,年仅24岁,他就被保送到了美国留学,先是在耶鲁大学取得了经济学硕士的学位,再转战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两所大学都是美国国内知名的名牌学府。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是耶鲁大学的不杰出产品,而第一次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因为成长的烦恼中,学霸妹妹卡罗尔就读于这所学校,让我知道哥伦比亚大学不简单,是一所学霸云集的学校,至少成绩糟糕的迈克和本从来没有考虑过去这所学校,就像我当年高考拒绝清华北大的理由是一样的。

马寅初在学成之后回到了祖国,被任命为北大校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有一个问题引起了马寅初的注意。那就是我国当年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

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国的新增人口数量惊人,每年平均都要增加1200至1500万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引起了马寅初的注意。

花了三年时间仔细研究之后,马寅初发现,我国的人口增长率达到了22‰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30‰,以这种增长速度发展下去的话,结果将是极为可怕的,如果不进行控制的话,我国的人口将迎来爆炸式发展。

只需要过50年,我们将从建国初期的的四万万同胞就要变成二十六万万同胞,足足翻了6.5倍,如何养活这26亿人口?光靠一个袁隆平是远远不够的!

背负着如此之多的人口,对于中国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首先光是一个温饱问题,就将牵扯政府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得解决住房就业的问题,等到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之后我们才能考虑如何发展,沉重的人口枷锁将会脱离我国前进的脚步。

有鉴于此,马寅初就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概念,在马寅初的版本中的计划生育是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对,没有看错,是生两个孩子,这才是最原始版本的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这个想法从提出到落实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终于在1983年,计划生育才成为了基本国策。

虽然这个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场面,但是整体来说还是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使得全中国少生了好几亿人,为中国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腾飞减负。

现在有很多人对马寅初的计划生育有所诟病,认为剥夺了人类的生育权。我不这么看,中国的人口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的话,在960万平方公里挤下26亿人口,将会是怎么样一个场景?连生存权都不能保证。

每年新增数千万人口,可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情,那就意味着在若干年后就要提供如此巨大数量的就业岗位,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之重。

再者过多的人口必然导致人口素质的降低,在执行计划生育的今天,我们可以集中一家人的力量和资源,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培养,直到孩子进入大学,如果我们生了好几个孩子,我们还有这个精力和经济实力去培养孩子吗?

而且面对人口爆炸,国家只能把侧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高等教育所投入的资源相对就会比现在少很多,这将会导致很多孩子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不仅如此,过多的只完成基础学业的年轻人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所以我觉得马寅初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毛病。

现在很多人攻击马寅初的一点就是他提出了计划生育,但是他自己却不搞计划生育,一辈子生了八个子女,娶了两个妻子,不过这一点和她提出计划生育并不矛盾,因为他最后一个孩子是在1925年出生的,而在1953年时,马寅初已年过七旬,如果那时候还能生出孩子,这也算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小奇迹了吧?

  

  

21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