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一剪梅花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天生性残疾 4星

共回答了457个问题采纳率:98.9% 评论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意思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出处:

1、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译文:没有淡泊就不能显示美德,没有宁静就不能维护长久,没有宽大就不能容纳一切,没有仁慈就不能怀拥民众,没有公正就不能明断是非。

2、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扩展资料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出自《三国演义》第37回,《三国演义》作于元末明初。而且这是小说家言,不足信。但是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联的来源就是这句话,但是是否在当时的草庐当中就有这副联,应当存疑。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此联可以看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写照,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道家哲理。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平仄极不和谐。

21小时前

2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