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最静的海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对你的冷漠 2星

共回答了261个问题采纳率:91.9% 评论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

特点: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

2、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特点: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内存), 辅储器(外存)采用磁盘和磁带;存储量增加,可靠性提高; 输出输入方式有了很大改进; 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高级语言。

3、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

特点:计算机变的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4、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特点: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系统稳定性高,发热量小,维护方便。

6小时前

35

女人范 5星

共回答了51个问题 评论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

4小时前

46

绿绿的牙 2星

共回答了288个问题 评论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阶段)--智能(第五阶段)

1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