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由来

路飞挡咔擦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過去過不去 2星

共回答了82个问题采纳率:98.9% 评论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1][2]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3][4]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小时前

16

蔓延旳放纵 3星

共回答了367个问题 评论

有关正月十五元宵节由来,自古以来迄今有非常多的传说故事,在其中有三种观点广为流传比较广泛。

其中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中为留念“平朱氏之乱”而设;第二个传说是依据道家“三元”这样的说法,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佳节”。

第三个传说是元宵节始于“火把节”。

9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