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是什么意思

零个籹亽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尐繌苽 3星

共回答了371个问题采纳率:93.9% 评论

“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谚语,意思是:知道自己的底线,就不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尴尬;而行动迟缓,就会被别人嘲笑。

这句谚语中的“张俭”和“褚渊”都是历史人物。张俭是明朝官员,因其清廉正直而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褚渊则是南朝齐的官员,因为不屈服于权贵而闻名于世。在这句谚语中,张俭和褚渊分别代表了“知止”和“迟行”的寓意。

“知止”意味着知道自己的底线,不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困境。而“张俭”作为一个清官,就是“知止”这种品质的典型代表。

“迟行”则意味着行动迟缓,犹豫不决,这会导致错过时机,被别人嘲笑。而“褚渊”作为一个不屈服于权贵的官员,就是“迟行”这种品质的代表。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明确自己的底线,不要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同时也要敢于行动,不要犹豫不决,以免错过时机,被别人嘲笑。

5小时前

17

发奋小青年 4星

共回答了485个问题 评论

投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出自近代诗人杨匏安的《狱中诗》

  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②迟行笑褚渊。

  ③者番成永别,相视莫潸然。

  ①这首诗,是杨匏安同志在就义的前夕写给狱中难友的。

  ②张俭:东汉桓帝时人。延熹初年,任东部督邮(山阳郡督察官),疏劾宦官侯览贪赃枉法,残害百姓。侯怒,诬以党事。张俭被迫逃亡,望门投止。人皆重其姓名,破家相容。望门投止,形容张俭在逃亡时非常窘迫,见有相识之家,即往投托隐蔽。因为张俭为人正直,因此人皆敬仰,甘愿毁家相救。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宁愿承受任何危难,也要坚持革命气节。

  ③褚渊:南北朝时宋人,为宋明帝所信任。明帝临死,封他为中书令,托他与袁粲扶助幼主,协理国事,但他看到肖道成野心勃勃很有作为,竟出卖幼主和袁粲而投靠肖。肖篡宋后,称齐高帝,封褚渊为南康郡公,加尚书令。世人以其毫无气节讥之。

  迟行:形容从容不迫。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在敌人的威逼面前从容镇定坚持气节,耻笑那些出卖革命的无耻叛徒像褚渊一样将为后世万人唾骂。据当时在龙华狱中的难友回忆,1931年与杨匏安同志同时被捕的约十七八人,其中有罗绮园者,入狱后无耻地当了叛徒,出卖了全部同志,企图以此苟且偷生。可是,统治者的刽子手并没有饶恕他,在他出卖同志之后,也一并处决了他。诗中此句,即是指罗的变节而言。

3小时前

28

珍藏版騩騩 3星

共回答了315个问题 评论

意思是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都要非常的勤俭,不要觉得自己现在拥有很多的物质的条件,整个人就变得非常的挥霍,这样到最后的时候根本不会拥有一个好的结局,我们只有努力的生活,只有在这个世界之中感受到更多的东西之后,才能够让整个人变得坚强。

1小时前

33

不习惯喊痛 1星

共回答了131个问题 评论

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意思是:张俭为人正直,因此人皆敬仰,嘲笑褚渊作为官员,身事二朝。

23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