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條騷豿 4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此情罘可待 3星

共回答了398个问题采纳率:92.9% 评论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如果连一两次的打击、挫折都承受不了,那还怎么能顺利走完这一生呢,更别说要争取成功了。

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应了解孩子耐-挫-能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小就

培养孩子的耐-挫力,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和失败,可以在失败中奋起直追。

(1)

在对挫折的认识上一般是比较片面、单一式的、浅层次的。如在对交往挫折的归因上,许多孩子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味地强调别人的过错。

而在对考试的失败上,又常常归因于自己太笨了,考虑不到自己平时听课是否认真、是否刻苦等困素。

(2)

对挫折的反应上往往是消极式的。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儿童,面对挫折表现出的就是破坏玩具,大哭。还有的儿童对挫折的反应则是丢下不做,心情沮丧甚至攻击他人。这种反应是儿童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低的表现。

(3)

对挫折的体验上往往是肤浅的,短时间的。儿童虽然耐挫能力低,但对耐-挫的体验也比较肤浅。比如,赛跑失败了,他往往会感到苦恼,可是半天之后就与苦恼拜拜了。

(4)

软化挫折的能力基本上没有。所谓软化挫折,就是指运用定的方法缓解挫折给当事人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比如出去玩、自己对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儿童基本上没有这些方法。根据儿童的这些耐-挫-力的特点,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耐挫力。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免的。一旦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他的心态比较平衡了,而不会产生为什么自己总是一个人倒霉蛋

的想法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些具体的活动入手。比如,父母和孩子交流各自的挫折经历,父母给孩子讲伟人遭受挫折、战胜挫折的

故事,组织和引导同龄的几个儿童一起交流自己的挫折经历等。其次,引导孩子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使孩子走出挫折反应的消极化误区。比如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想一想,杨风踢球踢伤了脚不能上场比赛了。你认为这有什么好处?再比如,可以组织挫折辩论会,让几个孩子辩论某个挫折的坏处和好处。再次,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曾经战胜挫折的经验,

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这也可组织几个同龄的孩子交流各自战胜挫折的经历。此外,也可定期举行家庭交流会,父母参与

进来,和孩子交流自己的这些经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孩子战胜的挫折不一定有多大,只要是他们感到有成就感的就可以。最后,教给孩子软化挫折的方法。这些方法有降温评价法,比如赛中失败了,就要引导孩子想我已经尽到了努力,问心无愧。比较法,如一次考试考砸了,

就要引导孩子想想一些伟人经历的更大挫折,让孩子明白,自己这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转移注意法,失败了引导孩子做些别的事情,以调节情绪。

7小时前

48

旧道闲云 2星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评论

1、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的前提就是,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年龄小,喜欢和善于模仿。如果家长在受挫之后,表现的非常惊慌失措,孩子如果遇到挫折是不可能表现沉着冷静的。所以家长要以身示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2、和孩子相互沟通,一起战胜挫折: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一定要和孩子在第一时间相互沟通,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家长要像朋友一样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

3、鼓励和支持孩子重新梳理信心: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重树信心,开导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5小时前

35

誓言好假 2星

共回答了79个问题 评论

① 要让孩子正视挫折

遇到挫折后孩子会难过,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家长没有必要放大这个情绪,发现孩子情绪不对就立刻进行安慰、夸奖。我们要以同理心告诉孩子,如果我是你遇到这样的困难也是很难过的,所以这样的情绪很正常,让孩子从情绪上正视自己经历的挫折。

② 不要一味就是“赏识”

孩子遇到挫折后,很多家长是立刻“赏识”孩子,崇尚“赏识教育”的家长大多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保持孩子的自信心。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赏识孩子的背后,我们“美化了事实真相”,让孩子没有真正去直面挫折,更别谈如何处理挫折了。要想孩子能独立面对挫折,家长就不能一味用“赏识教育”代替“挫折教育”。

③ 引导孩子思考

当受挫折的孩子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家长就要引导孩子进行思考。遭遇挫折了,我们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处理?每一次挫折都等同于成长的历练。

2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