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影评深度解析

不爱就好了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听他们说 1星

共回答了158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这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这也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然而在二战爆发之初,这却是一场多数人退却而少数人坚守的战争。《至暗时刻》不仅是电影的片名,也是战争初期笼罩在整个欧洲的恐惧。

在电影开头,一段黑白默片讲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已经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和挪威,三百万德军已经集结在比利时边境,准备攻入欧洲其他国家。而英国首相张伯伦也因为对国际局势的误判而失去了议会的信任,被迫下台。而当我们回顾丘吉尔为何能在那一时刻上台时,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工党能够接受的人就是他,但这一解释却潜藏着一个阴谋。

张伯伦的下台显然是源于外界的压力,而当其追随者推崇哈利法克斯就任新总统时,却遭到了后者的拒绝,这并非是后者谦虚的推诿,或者是因能力不足的退让,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即便现在上台,也只会重蹈前任首相覆辙。于是,他采取了更为保守的做法,即让丘吉尔临危受命去承受众人的愤怒和不满,当外界所需要的狂人跌入深渊时,他便可以顺势而上,成为新一任的首相。

精于算计的政客总是热衷于为自己打造一盘不会溃败的棋局,但面对不守规则的敌人,任何绥靖式的想象都是一种自杀式的保守。很遗憾,希特勒手里握着的不是呼吁和平的棋子,而是推行独裁与暴政的枪炮。当哈利法克斯对和谈抱有罗曼蒂克式的幻想时,丘吉尔看到的是希特勒的野心以及同伴的天真,他深知这已经不是一场能通过协议结束的战争,而是一场彻头彻尾以抢夺他国资源与主权的侵略。

当得知英国全部的职业化军事力量被德军围困于敦刻尔克并即将覆灭时,在和谈还是抗争的抉择中,丘吉尔最终选择了后者。逆境、险境、绝境,那个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人不负众望地创造了奇迹。

孤立无援

正如电影中丘吉尔所自述的,他是一个不被期望(unwanted)的首相。同僚的批判以及国王的质疑让他做出每一个决策都举步维艰,更何况他的政敌正为他预设了一个“拒绝和谈”陷阱,这让他随时都可能遭受不信任投票的弹劾。

然而,没有盟友的不仅是丘吉尔,还有丘吉尔背后的英国。当他带着希望和决心去寻求法国的帮助时,后者却毫无抗敌之策,而大洋另一边的美国早已颁布了《中立法案》,英国甚至无法获得从美国购买的P-40战斗机。

《至暗时刻》的含义在此刻被诠释地淋漓尽致,孤立无援的丘吉尔背负着岌岌可危的英国向前迈进,而摆在面前的道路有两条,要么挖出一道孤立无援的战壕,要么开启一场饮鸩止渴的谈判。前者是以国家主权为筹码去争取一场前途未卜的胜利,而后者也是以国家主权为筹码,但能够换回的绝不可能是胜利,它能止痛,但绝不能止损,它能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但这些被拯救的生命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以及民族的尊严和未来。居危思危的丘吉尔看到了这一点,但居危思安的哈利法克斯却不愿承认这一点。

从敌我力量对比的数值来看,英国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对于战争来说,有太多的利益需要考量,有太多的决策需要选择。但在这患得患失之中,精致的政客所关注的往往是一毫一厘的安逸,而忽略了一场战争的本质,即它本就起源于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安逸的追求孵化不了和平,只会助长敌人的野心。

“战争时,坚毅,失败时,不屈。”

丘吉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那些位于决策中枢的政客都在理性的囚笼中失去抗争的底线而寄希望于一张毫无信用价值的协议书时,他能够识破敌人的谎言以及同僚的幻想,他坚信主动弃战的英国不可能在谈判桌上获得任何意义上的胜利,更坚信那个愿意战至一兵一卒的英国不会失败。

止战之战

哈利法克斯是丘吉尔的政敌,也是当时英国的外交部长,他笃信这场战争最佳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而他反对丘吉尔的筹码则是英国派往前线的士兵,更确切的说,是士兵们的生命。战争不是风轻云淡的棋局,而是血肉横飞的战场,构成战场基本要素的不是无意识的工具,而是有生命更有情感的个体。为了一个野心,为了一个家园,他们举起了枪炮,他们面对着死亡。

“牺牲4000名战士以拯救30万军队精英。”

这是丘吉尔在了解到敦刻尔克的状况时所做出的抉择,面对德国军队的围困,他需要驻扎在加莱的驻军吸引德军的火力以换取大部队转移的时间。这便是战争,无论科技与文明有多么辉煌的进步,但任何一种战争都保持着一种原始的野蛮,尽管那4000名战士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尽管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但对于这场战争来说,他们的战略任务只能是顶着炮火,向着死亡。

当众人认为丘吉尔是疯子、是狂人的时候,当众人指责丘吉尔抛弃缓和余地而介入一场战争的时候,他们又如何能明白,无论是妥协还是反抗,战争是否会爆发不会因丘吉尔的决策而改变,希特勒仍会将战火席卷欧洲、引入英国,丘吉尔无意引起一场战争,事实上当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这起战争的命名向他询问时,丘吉尔曾指出这是一场可以不爆发的战争。但这个不爆发的前提并非是哈利法克斯等绥靖派所认为的外交手段,而是一战结束后那段来之不易的和平中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手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纳粹德国的兴起。

为了结束战争,于是人们参与了这场战争。当我们去思考和平之意义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追问和平到底是这一场战争的结束,还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而就历史的演进而言,这个问题相当讽刺,也相当多余。因为没有一场战争不是在和平中孕育的,也没有一场战争不是带来和平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丘吉尔做出何种抉择,对于英国来说,《至暗时刻》所处那段时期都将成为战争的前奏,无法避免,但必须应对。

绝不妥协

“这世界就是个轮子,以这些豪门巨宅为轴心而转动。”

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在很大程度上讲述了英国决策部门的特征。他们居于庙堂之上,他们凭借内生圈层的认知来制定大政方针,他们自诩着正义,但又割舍不了虚荣,更抛弃不了欲望和贪婪,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变得软弱,这种软弱使得他们无法承受战争的代价而躲避战争爆发,甚至不惜以国家主权和独立作为谈判的筹码。

避免这场战争,开启一场向纳粹妥协的谈判,这是哈利法克斯的意见,也是那样一群集体的意见,但这是英国的意见吗?当丘吉尔在一片反驳声中日渐消沉和沮丧时,英国国王给出了一个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答案,即如果你感到困惑和迷茫,那就去问问人民吧!

在影片的最后,人民给出了答案,这也是丘吉尔一向坚守的答案:绝不妥协。

哈利法克斯可以成为一个相当精明的政客,但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引领人民的领袖。在“怎样应对一场势在必行的战争”这个问题上,哈利法克斯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选择了相信敌人,而不是相信人民,他企图用下议院的怒火以及无比棘手的现状来冲垮丘吉尔的威望,却没有反思为何下议院会如此咄咄逼人,而这棘手的现状反而促使丘吉尔站到了人民与下议院的阵营,获取了人民以及议会的信任,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一个绝不妥协的领袖才能带领他们奔赴一个自我独立的未来。

背负国家的使命,背负人民的寄托,背负未来的希望,丘吉尔是一个绝不妥协的人,他的强大在于他始终站在了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他知道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总有那样一种类似于光明的东西值得人们为之坚持、为之抗争、为之牺牲。

当丘吉尔带着答案走进了议会会场,他所进行演讲的内容不再是一开始就任时的一纸空谈,而是注有人民意志的抗争宣言。最后,他以胜利者的姿态退出了会场,耳边响彻着同僚的鼓舞,心中守护着人民的信任,即便他将踏入黑暗,但绝非孤立无援。

至此,《至暗时刻》已经结束,当众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时,众人的信念就是胜利的宣言,前路必将迎来黎明。

21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