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怎样去理解

感觉带路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爱上你的帅 1星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文学的多重性最主要的是理解人物的性格、品格、命运。有以下几类人物形象:

第一类,孤胆英雄,义士,勇敢者,反抗者,起义者。《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的蓝解放,《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上校。

第二类,烈士:舍身取义者,杀身成仁者。《我们的荆轲》

第三,正直善良,道德情操高尚者。《复活》《战争与和平》的皮埃尔。

第四,恪尽职守者,敬业者。《檀香刑》的赵甲。

第五,忠诚不渝者,信徒,圣徒。《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弗洛伦蒂诺。

第六,为民请命者,为信仰献身者。《蛙》的“我姑姑万心”。

第七,吃苦耐劳、慈悲怜悯者。《丰乳肥臀》的上官鲁氏。

第八,贪污腐败者以权谋私者。《红树林》《酒国》

第九,不曲不折的革命者奋斗者。诸多历史革命小说人物。

第十,地痞流氓,土匪。《红高粱》《早上九点叫醒我》

第十一,自不量力者。《唐吉诃德》

第十二,追求个人幸福者。《安娜卡列尼娜》

18小时前

16

下一站终点 4星

共回答了49个问题 评论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有多重解读,只不过均为“一家之言”,都不能达到“以偏概全”的目的,正所谓“百人百说、千人千解”。

但是,不管那种解读,必须紧贴实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眼光独到才有被认同的空间。

“生活没有对错”,解读方是如此,一家之言,言而有物、言而有理、言而顺情、言而达理,才是解读到位。

所有的解读,如果偏离了文学作品的本源,则是过分解读。

因而,对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话:受启发、明深义、获认同,方是解读到位!

16小时前

30

续读浮城 1星

共回答了110个问题 评论

能够进行多重解读的文学作品生命力才会顽强,正像《红楼梦》,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看法,每人都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这证明了《红楼梦》包含内容之广,包含文化之深厚。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它。也正因如此,还产生了“红学研究"。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够从多角度去解读它,还能产生研究的必要吗?

自己怎样去理解这部作品,或者理解这么多的解读,其实我觉得就是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社会实践去理解,甚或自己去解读都可以。在文化现象上,好像有一句俗话说“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自成一派。”我们每个人对它的解读,其实都是再创作。

13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