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于渭水典故

钥匙弄丢了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夜凉如水 1星

共回答了134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80,却怀才不遇,他见纣王昏庸无道,于是逃出商朝的都城,来到渭水河边隐居。他天天钓鱼,钓鱼的时候与众不同,他的鱼钩是一根直直的针。准备要戳鱼吗?当然不是。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有一天西伯侯姬昌经过渭水,要回西岐去,他听说姜子牙是位贤才,就来请他一起去西岐。姜子牙故意躲着不见,在芦苇丛里边不出来。姬昌吃了三天的素食,沐浴更衣,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命人抬着礼品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

他被姬昌的诚心所感动了,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为丞相,帮助周文王周武王伐纣,对周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1小时前

17

街头等妳 2星

共回答了260个问题 评论

故事

姜尚顺应命运的安排等待时机,用直鱼钩钓渭水里的鱼,不用鱼饵,鱼钩离水面三尺来高,姜尚自言自语道:“不要命的就上钩来!”

殷商王朝后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部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心怀奇策的姜尚,得知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来到渭水之滨的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放上鱼饵,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尚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三尺来高。并且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溪边,见姜尚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姜尚举了举钓竿,说:“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这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正好遇见了钓鱼的姜尚。姜尚奇特的钓鱼方法吸引了文王的注意,于是便和他攀谈起来。谈话中,周文王发现姜尚是一个目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姜尚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1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