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哥哥 我孩子该怎么称呼他

你妻负我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徘徊的爱 2星

共回答了298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我父亲的哥哥,我的孩子怎么称呼?

你父亲的哥哥也是你的大伯,你家孩子管你父亲叫爷爷,那管你大伯,也应当叫爷爷或者叫大爷爷,这么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是不差辈了约倒是一种尊称,这些亲属的称或叫法,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多掌握一些对日后生活是很实用的

11小时前

5

忘記那段傷 3星

共回答了375个问题 评论

古代是有仲父、季父的说法的。其实在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之前,最早人们是以天干来排长幼次序的,商王武丁卜辞中就有父甲、父乙、父丙之类的称呼,后来才出现伯父、仲父、叔父、季父的称谓,仲父指父之大弟,季父指父之幺弟。《释名》中就有解释:

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叔之弟曰季父;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注:「季」和「癸」上古读音相近)「仲父」既然指父之大弟,就有仅次于父的意思,所以就和「亚父」一样被后世君主用作对臣下的尊称,有事之如父的含义,如秦王嬴政就尊吕不韦为仲父。至于「季父」,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就自称「季父愈」。韩愈之父韩仲卿生子四人,韩愈是老幺,所以对其侄子就称季父了。当然,与伯父和叔父相比,仲父和季父用的确实没这么多,后来慢慢义位发生了变化,仲父、季父也就基本被叔父替代了。至于其中具体的原因我并不清楚,我猜测或许是由于仲父、季父只是特指父亲的大弟和幼弟,叔父则可以用来泛指父亲其他的弟弟,一开始用的就较普遍吧。匿名用户提到的《史记·管蔡世家》就是个好例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

(注:《列女传》与《白虎通义》也都记载有武王兄弟的名字,与《史记》记载基本相同,只是个别细节上略有差异,不影响下面的结论)其中三子到九子都是叫「叔」,只有长子叫「伯」、幼子叫「季」。(细心一点的话或许会注意到四子「周公旦」不是「叔」,但实际上司马迁在后面就解释了,「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所以周公旦就是叔旦,周公是其尊称,同理武王发应该也就是仲发。)再到后来,伯父、叔父简化为「伯」、「叔」的单称(如《颜氏家训》:「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另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于父之昆弟,必称伯父、叔父,未有但呼伯、叔者」),又进而变成口语中的「伯伯」、「叔叔」了。至于仲父、季父,虽然到近代还是有人会在书面语中使用,但口语中早已没人会用,也就没有「仲仲」、「季季」的说法了。

9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