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班规原则及基本方法有哪些

天使不快乐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热刊女辑 3星

共回答了366个问题采纳率:91.2% 评论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既要发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这一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也确保了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4、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

8小时前

20

云知道 4星

共回答了496个问题 评论

 一、制定合理班规的原则

 1.教育性 班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劝导、奖励、惩罚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成长,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因此,好的班规应将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原则包括其中,如“冲动是魔鬼,遇事需冷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等。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班规中的惩罚条例,而忽视必要的教育引导,可能会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只会遵守规则而缺乏人文情怀的动物。只有以教育性和有利原则为目的制定出的班规才会被学生衷心接受。 

2.实际性班规应以解决本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不在乎条例的多寡。当新班主任接手班级管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了解的深入,学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迟到、上课睡觉、乱扔垃圾、抄袭作业等,如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在原来的班规中体现,那么班主任就要适当地调整班规,加强对这些突出问题的管理,并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添加到班规中,解决班级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班规应该是灵活调整的,因为它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不能尘封不变。

 3.全面性班规应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事情都考虑其中,总体上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服饰、发型、思想状态、出勤率等;二是班级管理的总体制度,如教室、寝室卫生和纪律的评比、课外活动表现、学校奖励措施、请假制度、优秀班委干部评选等。

 4.赏罚性古人云,赏罚并举方能指挥军队。班规也是如此,制定班规应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只罚不赏,只赏不罚,或不罚不赏。

5.有效性有效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有效地被老师执行,二、有效地被学生接受。老师和学生可以清楚地记住所有班规,按章办事,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生没有逆反情绪,犯错之后也会乐于接受惩罚,相信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过程中,为班规的完善建言献策,因此,为确保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在制定班规的初期,应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握好惩罚和奖励的度,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全员参与性 

所以新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在一起平等地交流,一起合作、探讨之后再制定班规,最好采取以下步骤: 1.班主任列出提纲,表明班规的覆盖范围; 2.收集全体学生的建议,以及其它班规的优秀经验; 3.班主任和班委干部一起合作制定出班规初稿; 4.全体学生在一起讨论、删减或增添初稿中的某些条例; 5.全班投票表决,多数同意则通过; 6.试执行班规一个月,以考察班规的实际运行情况; 7.根据试用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增加、删除某些条例; 8.调整成型之后定稿,悬挂于教室的墙面上。

6小时前

1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